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3.00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下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稱本國的謙詞。《左傳.哀公十一年》:「天若不識不衷,何以使下國。」
2.小國。《文選.禰衡.鸚鵡賦》:「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唐.溫庭筠〈過五丈原〉詩:「下國臥龍空誤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3.諸侯國。《書經.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唐.李善.注:「以天子為上國,故諸侯為下國。」
4.天下。《詩經.魯頌.閟宮》:「奄有下國,俾民稼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降落。如:「下雨」、「下山」。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設身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禮記》的〈中庸〉篇中有一章是魯哀公向孔子問政的記載,其中有一段孔子的答語是:「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脩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這整段的意思是說:「凡是治理天下國家有九種經常不變的綱領,那就是:修養己身,尊重賢人,愛護親人,禮敬大臣,體恤眾臣,愛民如子,招徠百工,安撫遠人,懷柔諸侯。」宋朝朱熹替「體群臣」的「體」所作的注解是:「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也。」意思就是:設想自己處在他人的地位或情況中,來明察他們的內心。後來「設身處地」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假想自己處在他人地位或情況中。
名不副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險巇?豈言語以階亂,將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離。匪餘年之足惜,慜眾雛之無知。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羨西都之沃壤,識苦樂之異宜。懷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稱斯。
踉踉蹌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步伐不穩,跌跌撞撞的樣子。《隋唐演義》第八○回:「當下國楨出得門來,已是傍晚的時候,踉踉蹌蹌,走上街坊。」《精忠岳傳》第三二回:「立起身來,踉踉蹌蹌,走下大堂。」也作「踉踉蹡蹡」、「蹌蹌踉踉」。
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帝位、政權。《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唐.溫庭筠〈過五丈原〉詩:「下國臥龍空誤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塘,曉霜凝高閣。累日此流連,別來成寂寞。 途中寄楊邈、裴緒,示褒子(永陽縣館中作)  上宰領淮右,下國屬星馳。霧野騰曉騎,霜竿裂凍旗。  蕭蕭陟連岡,莽莽望空陂。風截雁嘹唳,雲慘樹參差。  高齋明月夜,中庭松桂姿。當睽一酌恨,況此兩旬期。 宿永陽寄璨律師  遙知郡齋夜,凍雪封松竹。時有山僧來,懸燈獨自宿。 雪行寄褒子  淅瀝覆寒騎,飄颻暗川容。行子郡城曉,披雲看杉松。 寄裴處士  春風駐遊騎,晚景澹山暉。一問清泠子,獨掩荒園扉。  草木雨來長,裏閭人到稀。方從廣陵宴,花落未言歸。 偶入西齋院示釋子恒璨  僧齋地雖密,忘...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嶽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和茅山書院。 教育理論 這時期的學派代表都主張「可以為天下國家之用」的知識都可以拿來學習。王安石主張學以致用,為國家政治服務。范仲淹主張學以研究,為國家體制的改革服務。陳亮等人主張受教育是為了謀取功名,建功立業。南宋時期的程朱理學主張受教育要「明天理,滅人慾」,主張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人的品德,強調教育的連續性,提出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教學的基本用書。 元代 元朝統治者仿照宋制,在中央設立國子學、蒙古國子學、回回國子學三類學校。元代於公元1313年恢復科舉...
名實不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險巇?豈言語以階亂,將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離。匪餘年之足惜,慜眾雛之無知。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羨西都之沃壤,識苦樂之異宜。懷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稱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