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51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順從、不跟隨、不聽信。《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只是曹孟德與我無讎,當先遣人送書解和。如其不從,然後起兵。」《紅樓夢》第九回:「先是秦鐘不肯,當不得寶玉不從,只叫他兄弟,或他的表字鯨卿,也只得混著亂叫起來。」
不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想做某事,力量卻無法達到。《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莎車傳》:「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也作「力不副心」、「力不從願」。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上位者若不修身正己,則在下者不服從其命令。《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記.齊王芳紀》:「所習正則其身正,其身正則不令而行;所習不正則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則雖令不從。」也作「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不從人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利,事與願違。如:「即便天不從人願,情勢發展未如預期,但大家仍戮力以赴,力挽狂瀾。」《二刻拍案驚奇》卷四:「爭奈天不從人願,楊僉憲齎表進京,拜過萬壽,赴部考察。他貪聲大著,已註了不謹項頭,冠帶閑住。」
抵死不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拚死也不服從。表示態度堅決,沒有轉圜的餘地。如:「要他當漢奸,他是抵死不從的。」
寧死不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寧願死也不屈服順從。如:「不管你如何威脅利誘,我寧死不從。」《宋史.卷四六○.列女列傳.謝泌妻》:「盜起,焚里舍殺人,遠近逃避。姑疾篤不能去,侯號泣姑側。盜逼之,侯曰:『寧死不從。』盜刃之,仆溝中。」
不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想做某事,力量卻無法達到。《晉書.卷六二.劉琨傳》:「徒懷憤踊,力不從願,慚怖征營,痛心疾首,形留所在,神馳寇庭。」也作「力不副心」、「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跟隨。如:「跟從」、「力不從心」。
依順。如:「服從」、「順從」、「至死不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緣木求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的齊宣王,因為仰慕春秋時齊桓公與晉文公的霸業,很想效法他們,便向孟子請教有關他們的事蹟。孟子說他沒聽說過,但可以為齊宣王講述如何以仁德統治天下。孟子認為,要以仁德統治天下,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去照顧、愛護百姓。可以先從尊敬自己的父兄、愛護自己的子弟開始,然後推及別人的父兄子弟,這樣就能治國、平天下了。如果不從這基礎開始做起,就想開疆闢土,使其他諸侯歸順而稱霸天下的話,正如同爬到樹上去抓魚,是不可能達成的。後來《孟子》原文的「緣木求魚」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