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3.07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伏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悔過書。《文明小史》第三回:「不要傷他性命,只要叫他寫張伏辯與我們。」也作「服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言語爭論。如:「辯論」、「抗辯」、「強辯」。
能言善道的。如:「辯士」、「辯才無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趴著。如:「伏案」、「伏地挺身」。
屈服。如:「伏罪」、「伏法」。
隱藏。如:「伏兵」、「潛伏」、「伏筆」、「埋伏」、「晝伏夜出」。
低下去。如:「起伏不定」、「此起彼伏」。
伏天:盛夏之日。自夏至後第三庚日起,三十日內,稱為「伏天」。前十日為「初伏」,中十日為「中伏」,末十日為「末伏」,總稱為「三伏」,為夏季最熱的時期。或稱為「伏日」。
無理取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蛙鳴相和,無緣無故的喧鬧。語本唐.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鳴聲相呼和,無理只取鬧。」後用以比喻不合情理的吵鬧或故意的搗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六回:「具伏辯人某某,不合妄到某公館無理取鬧,被公館主人飭僕送捕。」《掃迷帚》第二四回:「老哥,你在哪裡吃了虧,卻來我處無理取鬧?」
自投羅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不知就裡,自投羅網,有天揚揚得意的又踱到他家裡去,被潘書辦騙到後房裡捆打了一頓,寫下伏辯,然後放他走的。」
然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接連詞。表示某事接在前句所述事情之後。《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文明小史》第三九回:「被潘書辦騙到後房裡捆打了一頓,寫下伏辯,然後放他走的。」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