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8.66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佃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民向地主租借土地耕種時,需交納給地主的地租。
佃租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主將其部分或全部土地分租給他人耕種,而收取地租的制度。可分轉租制、直租制、部分佃租制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租田地耕種。[例]佃農、佃租、佃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民納給國家的田稅。如:「租稅」。
付出代價暫時借用別人的東西。如:「租車」、「租屋」、「租房子」。
把東西借給別人,然後索取一定的代價。如:「吉屋出租」、「他已經把房間租出去了。」
出租或租用物品、房地的代價。如:「房租」、「地租」、「車租」。
封建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活動。 工作的農民中古世紀中,人口的百分之九十是幫領主或教會工作的農民,他們需要定期給予領主和教會佃租佃租可用錢或實物給付,也可用工作代替。一般來說農民的生活非常辛苦,農作物往往因天候不佳或戰爭的蹂躪而收成貧乏。再加上飢荒疾病肆虐,許多孩童未到成年便夭折,所以人口幾乎沒有成長。農民的組成人員有些是自由人,有些是低賤的農奴,只能依附土地生存,沒有權力離開。西元11、12世紀,農奴制度在英、法兩國十分普遍,但在北歐和東歐則很少見。事實上,在人口稀少...
戶調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司馬炎統一天下後,隨即令州郡之兵歸農,並且頒布徵稅與土地制度的法令─「戶調式」。在這之前,曹操曾招募流民屯田。如前所述,屯田是由國家帶給農具和耕牛,讓流民耕種,然後繳納收穫的一半以上給國家,這顯然是以國家為地主、流民為佃農的佃耕刑事。屯田可分為民屯與軍屯。民屯以佃租支持國家財政;軍屯則類似漢代的屯田,大都設在與吳接壤的淮水地區,此外則為郡縣。司馬懿掌權後,又將戶籍分為民戶和兵戶。兵戶世世代代都負有兵役義務,直到南朝時還存在。司馬炎頒布的「戶調式」大抵是將上述的屯田與軍縣民田制度化。其要點為(1)以丁男維護主之家每年...
三七五減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三十八年在臺灣實施的農地改革政策。規定耕地佃租不得超過全年主要產物收穫量的千分之三百七十五,以改善佃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