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僧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384~414)晉京兆人(今陝西西安)。鳩摩羅什門下四哲之一,參預羅什譯場,被稱為「解空第一」。著有《物不遷論》、《不真空論》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尚,出家修行的男人。如:「僧侶」、「僧人」、「貧僧」、「老僧入定」、「僧多粥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生、引起。如:「肇禍」、「肇事」、「肇因」。
開始、發端。如:「肇建」、「肇造」、「肇端」、「肇始」、「肇國」。
鏡花水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鏡花水月」原作「鏡像水月」。鳩摩羅什(西元344∼413)為東晉時高僧,是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佛經家之一,天竺人,七歲時隨母出家,總貫群經,妙解大乘。東晉隆安五年(西元401),鳩摩羅什被後秦王姚興迎入長安,奉為國師,與僧肇、僧嚴一同從事譯經工作,並有系統地介紹佛教義理。當時漢譯佛經日多,但品質不一,內容難解。鳩摩羅什通曉多國語言,譯筆簡潔暢達,為世所重。《遠什大乘要義問答》為鳩摩羅什與慧遠的問答錄,又稱《大乘大義章》、《鳩摩羅什法師大義》,書中闡明了大乘佛教的教義,並反覆論述有關法身的問題。佛家把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形成之物稱為「色」,非此四大元素所形成之物則稱為「非色」。凡色,至少具有色...
萬劫不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簡稱《梵網經》。本書內容卷上前有〈梵網經序〉一篇,標為晉.釋僧肇撰,而〈梵網經菩薩戒序〉則置於卷上末與卷下之間,未注明序為何人所作。按今所見《梵網經》為五代十國後秦.鳩摩羅什所譯,故本篇至晚當不晚於五代十國.後秦。 (2) 剎那:本為佛教用語,指一個起心動念之間。義為瞬間,表極短的時間。 (3) 無間:指無間地獄。
變化無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化很多,沒有一定規則。《莊子.天下》:「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晉.僧肇《涅槃無名論.位體第三》:「動而逾寂,隱而彌彰,出幽入冥,變化無常。」
水月鏡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鏡花水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鏡花水月」原作「鏡像水月」。鳩摩羅什(西元344∼413)為東晉時高僧,是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佛經家之一,天竺人,七歲時隨母出家,總貫群經,妙解大乘。東晉隆安五年(西元401),鳩摩羅什被後秦王姚興迎入長安,奉為國師,與僧肇、僧嚴一同從事譯經工作,並有系統地介紹佛教義理。當時漢譯佛經日多,但品質不一,內容難解。鳩摩羅什通曉多國語言,譯筆簡潔暢達,為世所重。《遠什大乘要義問答》為鳩摩羅什與慧遠的問答錄,又稱《大乘大義章》、《鳩摩羅什法師大義》,書中闡明了大乘佛教的教義,並反覆論述有關法身的問題。佛家把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形成之物稱為「色」,非此四大元...
鳩摩羅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為梵語kumārajiva的音譯,義為童壽。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經家之一。父籍天竺,而鳩摩羅什則生於西域的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一帶)。七歲隨母親出家。博讀大、小乘經論,名聞西域諸國。秦弘始三年姚興派人迎入長安,翻譯佛典。共譯出《大品般若經》、《維摩詰經》、《妙法蓮華經》、《金剛經》、《大智度論》、《中論》、《百論》、《成實論》等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他的成就,不僅在於系統的介紹般若、中觀之學,在翻譯上更一改過去滯文格義的現象,辭理圓通,使中土誦習者易於接受理解,開闢後來宗派的義海。弟子多達三千人,著名者數十人,其中以僧肇、僧叡、道融、道生最著,稱「什門四聖」。著作不多且多亡佚,有《十喻詩》、《通三世論等傳世》。簡稱為「羅」、「什」。
水月鏡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鏡花水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鏡花水月」原作「鏡像水月」。鳩摩羅什(西元344∼413)為東晉時高僧,是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佛經家之一,天竺人,七歲時隨母出家,總貫群經,妙解大乘。東晉隆安五年(西元401),鳩摩羅什被後秦王姚興迎入長安,奉為國師,與僧肇、僧嚴一同從事譯經工作,並有系統地介紹佛教義理。當時漢譯佛經日多,但品質不一,內容難解。鳩摩羅什通曉多國語言,譯筆簡潔暢達,為世所重。《遠什大乘要義問答》為鳩摩羅什與慧遠的問答錄,又稱《大乘大義章》、《鳩摩羅什法師大義》,書中闡明了大乘佛教的教義,並反覆論述有關法身的問題。佛家把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形成之物稱為「色」,非此四大元...
鏡像水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鏡花水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鏡花水月」原作「鏡像水月」。鳩摩羅什(西元344∼413)為東晉時高僧,是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佛經家之一,天竺人,七歲時隨母出家,總貫群經,妙解大乘。東晉隆安五年(西元401),鳩摩羅什被後秦王姚興迎入長安,奉為國師,與僧肇、僧嚴一同從事譯經工作,並有系統地介紹佛教義理。當時漢譯佛經日多,但品質不一,內容難解。鳩摩羅什通曉多國語言,譯筆簡潔暢達,為世所重。《遠什大乘要義問答》為鳩摩羅什與慧遠的問答錄,又稱《大乘大義章》、《鳩摩羅什法師大義》,書中闡明了大乘佛教的教義,並反覆論述有關法身的問題。佛家把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形成之物稱為「色」,非此四大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