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僧肇 - 教育百科
ˋ
sēng zhà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ēng zhào
解釋:
人名。(西元384~414)晉京兆人(今陝西西安)。鳩摩羅什門下四哲之一,參預羅什譯場,被稱為「解空第一」。著有《物不遷論》、《不真空論》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僧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余崇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僧肇(384, 一說374~414),東晉僧人,俗姓張,為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家貧曾以傭書為業,好老莊之學,後讀〔維摩經〕,歡喜頂受,遂而出家。僧肇善方等大乘,兼通三藏,冠軍名聲已振關中;東晉隆安二年(398),鳩摩羅什至姑藏(今甘肅武威),肇不遠千里,前往受業;後秦弘始三年(401),姚興迎羅什入長安翻譯佛典,僧肇隨行,並奉命與僧叡等參加譯場,解悟彌深,被稱為解空第一。
  弘始七年(405),羅什譯畢〔六品般若經〕後,僧肇將其參加翻譯聽講的心得,寫成〔般若無知論〕,深得羅什的讚賞;又廬山隱士劉遺民見及僧肇的論著而感嘆,並將其著論呈予慧遠。之後,又撰寫〔不真空論〕、〔物不遷論〕、〔注維摩詰經〕十卷等。據〔高僧傳〕記載,東晉義熙十年(414)示寂,春秋三十一。僧肇的思想是以般若為中心,而從認識論的角度加以發揮與詮釋;其對玄學之有無、本末、體用諸命題,也頗多闡發,而為時人稱賞,主張體用一如,非有非無,即靜即動之說,不僅對傳大乘空宗起重要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了玄學與佛學之結合。
  僧肇生前所著〔宗本義〕、〔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諸篇,經後人收集,題名為〔肇論〕出版行世。除此之外,僧肇還著有:〔維摩詰經〕序、〔長阿含經〕序、〔百論〕序、〔寶藏論〕一卷、〔鳩摩羅什法師誄〕、〔上秦王表〕、〔大六即真論〕(散佚);〔寶藏論〕以下並非其所自撰者。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僧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