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典 - 教育百科
ˇ
播放
部 + 6 畫 = 8 diǎ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可作為依據或規範的書籍。如:「字典」、「典籍」、「經典」、「法典」、「引經據典」。
  2. 標準、法則。如:「典範」、「典型」。
  3. 儀式、典禮。如:「大典」、「慶典」、「開幕典禮」。
  4. 古書中可稱說的故事。如:「用典」、「典故」。
  5. 主持。如:「典試」、「典獄長」。
  6. 質押。如:「典當」、「典押」、「典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ǎn
解釋:
  1. 重要的文獻、簡冊。
    【例】典籍、三墳五典
  2. 可作為依據或模範的書。
    【例】字典、詞典
  3. 可遵守的法度、準則。
    【例】典範、典章制度
  4. 典禮、儀式。
    【例】慶典、大典
  5. 文雅、雅緻。
    【例】典雅
  6. 古代的故事、制度、文物。
    【例】典故、數典忘祖
  7. 掌管、治理。
    【例】典獄
  8. 以物品質押貸款。
    【例】典當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ǎn
解釋:
[名]
1.五帝時的書,指重要的文獻、簡冊。《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2.國家的常法。《周禮.天官.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
3.可作為依據或模範的書。如:「字典」、「引經據典」。
4.可遵守的法度、準則。《文選.劉琨.勸進表》:「中興之兆,圖讖垂典,自京畿隕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
5.典禮、儀式。如:「慶典」、「大典」、「盛典」。
6.前代的故事、制度、文物。如:「用典」、「數典忘祖」。
7.姓。如三國時魏國有典韋。
[動]
1.掌管、治理。如:「典試」、「典獄」。《三國志.卷六二.吳書.是儀傳》:「到見親任,專典機密。」
2.以物品質押貸款。如:「典當」。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形]
文雅、雅緻。如:「典雅」。南朝梁.蕭統〈答玄圃園講誦啟令〉:「辭典文豔。」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á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可作為依據或模範的書。
    例如:辭典 sû-tián、法典 huat-tián。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