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文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ˊ
部 + 0 畫 = 4 [一]wén[二]wè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2.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3.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4. 有文才的。如:「文人」。
  5.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6.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7.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8.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9. 不猛烈的。如:「文火」。
  10.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注音:
解釋: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én
解釋:
  1. 字。
    【例】文字、甲骨文
  2. 篇章。
    【例】散文、古文、作文
  3. 非關軍事、戰鬥的。與「武」相對。
    【例】文官、文人
  4. 禮節、儀式。
    【例】繁文縟節
  5.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
    【例】天文、水文、地文
  6. 溫和、優雅、不猛烈的。
    【例】溫文、文雅、文火
  7. 刺染花紋圖案。
    【例】文身
  8. 量詞。舊時計算銅幣的單位。
    【例】三文錢、分文不取
  9. 姓。
注音:
漢語拼音: wèn
解釋:
  1. 修飾、掩飾。
    【例】文飾、文過飾非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én
解釋:
[名]
1.線條交錯的圖案、花紋。《禮記.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漢.王充《論衡.言毒》:「蝮蛇多文。」
2.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3.文章。如:「撰文」、「散文」。《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禰衡傳》:「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4.有關文學方面的才能。如:「文武雙全」。《國語.周語中》:「武不可覿,文不可匿。」
5.華麗有文采的外表。與「質」相對。參見「文質彬彬」條。
6.禮節、儀式。如:「繁文縟節」。《論語.子罕》:「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7.法令、典章。《國語.周語上》:「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三國吳.韋昭.注:「文,典法也。」《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
8.現象。如:「天文」、「人文地理」。《莊子.應帝王》:「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
9.量詞。古代計算銅幣的單位。如:「三文錢」、「分文不取」。《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這箱子能值幾文?」
10. 姓。如宋代有文彥博。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1.溫和、優雅、不猛烈。如:「文雅」、「斯文」、「文火」。《禮記.文王世子》:「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
2.有文彩的。《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衣文衣而舞康樂。」
[動]
刺染花紋圖案。如:「文身」。《水滸傳》第一一回:「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文了面,直斷送到這里。」
注音:
漢語拼音: wèn
解釋:
[動]
1.掩飾。如:「文過飾非」。《論語.子張》:「小人之過也,必文。」
2.修飾。如:「文飾」。《荀子.儒效》:「小雅之所以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û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語言的符號,多指文字或文章。
    例如:語文 gí-bûn、詩文 si bûn。
  2. [名] 文言。
    例如:半文半白 puàn bûn puàn pe̍h(文言與白話交雜)。
  3. [形] 斯文、文雅。
    例如:伊講話真文。I kóng-uē tsin bûn. (他說話用語很文雅。)
音讀: Bûn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