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5.49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文聲律上的八種弊病,為南朝梁沈約等人提出。八病通常指五言詩在句子音律配合上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等八種缺失。
八病九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小病痛不斷,形容身體虛弱、不健康。《紅樓夢》第八九回:「晚間放學時,寶玉便向代儒託病告假一天。代儒本來上年紀的人,也不過伴著幾個孩子解悶兒,時常也八病九痛的,樂得去一個少操一日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不舒適、不健康的現象。如:「生病」、「疾病」、「病情」、「毛病」、「病從口入」。
缺點、缺失。如:「語病」、「毛病」、「弊病」。
有病的。如:「病夫」、「病人」、「病患」、「病容」。
身體覺得不舒服。如:「他病了好幾天。」
病歷:有關病人過去及現在病情累積的紀錄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八位。大寫作「捌」,阿拉伯數字作「8」。
數目是八的。如:「八人」、「八位」、「四維八德」、「八仙過海」。
表示多方面,泛指多數。如:「四通八達」、「威風八面」、「八面玲瓏」。
鍾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抨擊。他說:『但令清濁通流,口吻調利,斯足矣』,這是詩砍採用自然和諧的音律便足。至於沈約等提出的四聲八病的人為的嚴格詩律,連他們也無法遵守。他批評為「使文多拘忌,傷其真美」。3、詩不該充滿玄風:魏晉以來,道佛之學風靡一時,詩歌趨於玄虛與說理,變成枯淡無文的歌訣。鍾嶸認為這樣的詩歌完全失去詩的韻味,大表不滿。4、反對玄言詩:魏、晉以後,道佛之學盛行,詩歌變為玄 虛和說理,枯淡無文,也缺情韻,稱之「玄言詩」。他批評永嘉詩歌『理過其辭,淡其寡味』、『平易似《道德論》,建安風骨盡矣』。此外,他還有一個重大特色,是善長概括詩人特別...
沈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前人聲韻研究的成果和詩歌創作運用聲律的實踐經驗,於是創立了聲律論,並且提出四聲(平、上、去、入)和八病(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之說。他曾撰寫《四聲譜》(已佚),專門研究聲律理論。聲律論的提出雖然為詩歌創作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禁忌,但卻也因而推進了五言古體詩向律詩(近體詩)的演變進程,在詩歌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聲律論,沈約曾說:「自騷人以來,此祕未睹」,它確實引起了人們對詩歌格律和音樂美的普遍重視,其功績是不可抹煞的。沈約所撰寫的《宋書‧謝靈運傳論》,也是古代文學批評史上一篇產生過重大影響的...
蜂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梁沈約所倡作詩八病之一,即五言詩第二字與第五字同聲。南朝梁.鍾嶸〈詩品序〉:「至平上去入,則余病未能,蜂腰鶴膝,閭里已具。」
鶴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作詩的八病之一。由南朝梁沈約所倡,指詩句的第五字與第十五字同聲,因兩頭大,中間細,類似鶴膝,故名。南朝梁.鍾嶸〈詩品序〉:「至平上去入,則余病未能,蜂腰鶴膝,閭里已具。」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