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35.47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共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理上指振動頻率相同的兩系統,彼此間的振動,可產生交互感應作用的現象。
共振頻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由外加力量連續作用於一振動系統中產生運動,如外力為一週期函數,且其頻率ω0漸漸接近此系統之自然頻率或某些特定值時,會使運動振幅突然驟增,產生一極大值,過了此一頻率時振幅又會突然下降,此一現象即為共振,而此頻率即稱為此振動系統的共振頻率。
  如在無阻尼系統之狀況下,此頻率即為其自然頻率,且其振幅會趨近無窮大。其運動方程式為:
  
  其特殊解為:
  
  式中,x為位移;m為質量;F0為所受之外力;ωn為自然圓頻率;ω0為外力之頻率。當ωO0=ωn時,xp近於無窮大。
  如在有阻尼系統,則共振頻率為振幅突然增大時...
共振條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振盪器由電阻R,電感器L,及電容器C所組成的。(參見reconance line)。若該振盪器為串聯電路,其阻抗Z為:
  
  其電流I為:
  
  因此,當產生串聯共振時,其Z為下限值而電流振幅達到上限值。故其振盪條件為ωL=1/ωC,即感電抗XL等於容電抗XC。其共振頻率ω=1√LC。
  若為並聯電路,其阻抗Z為:
  
  其振盪條件為1/XL=1/XC(即ωC=ωL),但其振盪頻率仍為ω=1/√LC。但此時阻抗Z達到上限,電流振幅I為下限。因此不拘電路串聯或並聯,其共振條件仍以頻率ω為其共振頻率...
共振能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二個系統碰撞時,例如一個核子(nucleon)與一個原子核碰撞,形成一個複合系統,而成為複合核(compound nucleus),此複合系統之激態能階(excited level)即為共振能階。入射粒子的動能在有合適的共振能階情況下特別容易被捕獲(capture)或被散射(scattered)。
  於核反應被激發的過渡核能階。其互應作用截面表現顯著的異常。於截面的能量函數曲線上以一高而窄的尖峯為其特徵。
共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某些化合物中,例如苯(bezene)分子。換言之,雙鍵(double bond)的π-電子並非局限於某些炭原子間,而是分散在整個分子上的(delocalized over the molecule)。因此共振能定義為:某一種結構(以苯分子為例(A)型結構或(B)型結構)的燃燒熱(heat of combustion)與實驗上的燃燒熱之差。苯分子的共振能為每克分子36千卡。
共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振電路有兩種聯接電路,茲分述如下:
  1.串聯共振電路:由電阻器R、電感器L、及電容器C。三者串聯後再連結一個交流電動勢座ε0sinωt。其阻抗(impedance)Z為Z=R+iX,i=√-1X,X為電抗(reactance)。但此電抗含感電抗(inductive reactance)XL及容電抗(capacitive reactance)XC。由於XL與XC兩者相對相差為π,故X=XL-XC=ωL-(1/ωC)。Z=R+i(XL-XC),當產生共振時,其頻率為ω=1/√LC。該電路稱為串聯共振電路。
  2.並聯共振電路:由RLC三者並聯所成的。其阻抗Z,感電抗...
核磁共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子中原子核吸收了無線電頻率輻射後,改變其自轉的方向。這種核及無線電輻射間的作用,稱為「核磁共振」。
共振能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射粒子的動能用實驗室座標系表示,激動過渡核的能階。
機械共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質量一彈簧系統如圖示,在無摩擦平台上作簡諧振盪運動。物體質量為 m;彈簧常數為k;彈簧形變為x。
  當彈簧恢復力Fr(=-kx),等於動力效應mx時,則物體 m 與彈簧 k就產生偶合共振,由於此種偶合共振作動能與位能相互交換能量變化,故稱為機械共振。又因作簡諧振盪,故亦稱之為典型機械共振
  其運動方程式為:
  
  故其共振頻率(亦稱自然頻率)為:
  
  簡言之,凡機械動力系統內,能產生偶合效應的振動,即稱為機械共振。機械的轉動數趨于與包含機械本身與機械座連在一起的振動系統的自由振動數相同時可產生很大的振幅...
共振散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粒子於共振能量範圍內的彈性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