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機械共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echanical resonance
作者: 陳漢官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有一質量一彈簧系統如圖示,在無摩擦平台上作簡諧振盪運動。物體質量為 m;彈簧常數為k;彈簧形變為x。
  當彈簧恢復力Fr(=-kx),等於動力效應mx時,則物體 m 與彈簧 k就產生偶合共振,由於此種偶合共振作動能與位能相互交換能量變化,故稱為機械共振。又因作簡諧振盪,故亦稱之為典型機械共振。
  其運動方程式為:
  
  故其共振頻率(亦稱自然頻率)為:
  
  簡言之,凡機械動力系統內,能產生偶合效應的振動,即稱為機械共振。機械的轉動數趨于與包含機械本身與機械座連在一起的振動系統的自由振動數相同時可產生很大的振幅,此現象即為機械共振。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機械共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