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兼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遍救濟,使天下蒼生皆受益。《隋書.卷一.高祖紀上》:「然則前帝後王,俱在兼濟,立功立事,爵賞仍行。」唐.韓愈〈爭臣論〉:「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
文武兼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允文允武,智勇雙全。《孤本元明雜劇.大劫牢.頭折》:「某打聽的灤州有一人,是韓伯龍,此人其家巨富,更文武兼濟,使一條鐵棒,打天下無對。」也作「文武兼備」、「文武兼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渡河、過河。如:「同舟共濟」。
救助。如:「救濟」、「濟世」、「接濟」、「濟弱扶傾」。
助益。如:「無濟於事」。
濟濟:眾多的樣子。如:「人才濟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時、一起。如:「兼併」、「兼具」、「兼顧」、「二者兼備」。
加倍。如:「兼倍」、「兼程趕路」。
外加的、非專職的。如:「兼差」、「兼任」、「兼職」。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爭臣1>論〉(據《全唐文.卷五五七.韓愈》引)自古聖人賢士皆非有求於聞用也,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後已。故禹2>過家門不入,孔席不暇暖3>,而墨突不得黔4>,彼二聖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5>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夫天授人以賢聖才能,豈使自有餘而已?誠欲以補其不足者也,耳目之於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後身得安焉。聖賢者,時人之耳目也;時人者,聖賢之身也。且陽子6>之不賢,則將役於賢以奉其上矣;若果賢,則固畏天命而閔7>人窮也,惡8>得以自暇逸乎哉? 〔注解〕 (1) 爭臣:能直言規勸國君過錯的臣子。 ...
席不暇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唐.韓愈〈爭臣論〉:「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故禹過家門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治理。《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齊懷王劉閎傳》:「保國乂民,可不敬與!」唐.韓愈〈爭臣論〉:「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
文武雙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文武兼備、文武兼濟、文武兼資、文武全才
文武兼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允文允武,智勇俱全。《新唐書.卷一○八.裴行儉傳》:「兵不血刃而叛黨禽夷,可謂文武兼備矣。」《英列傳》第九回:「他館有個朱明公,才德英明,文武兼備。」也作「文武兼濟」、「文武兼資」。
文武全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文武兼備、文武兼濟、文武兼資、文武雙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