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7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告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訴說事件的狀況。《魏書.卷一五.昭成子孫列傳.秦王翰》:「遂留聞召,恐發,踰牆告狀,太祖祕而恕之。」
2.請求司法機關審理案件。《紅樓夢》第一五回:「偏不許退定禮,就打官司告狀起來。那張家急了,只得著人上京來尋門路。」
3.向某人的尊長或上級投訴某人的罪行。如:「他受到欺負,卻因懼怕報復而不敢告狀。」
惡人先告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幹壞事的人反而先去告官、訴冤枉。如:「是他先欺負我,他卻惡人先告狀,跟老師說我打他。」
黑驢告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范仲禹被葛登雲打死,其妻白玉蓮聞信自縊,葛將白氏之屍藏於觀中,而山西人屈申以己驢換得范所遺之黑驢,於借宿李保家中時,被李勒死。黑驢投包拯處告狀,而屈申因錯借白氏之屍還魂,男女顛倒,包拯用陰陽鏡判明,鍘死葛登雲及李保。
告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在提起訴訟或訴訟進行中所提出的書狀。《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做個告狀本,告下他來,不怕他不是我老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揭發、提出訴訟。如:「告狀」、「控告」。《韓非子.姦劫弒臣》:「商君說秦孝公以變法易俗,而明公道,賞告姦,困末作而利本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述事實的文字。如:「告狀」、「訴狀」、「行狀」。
釜底抽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個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個人去把告狀的安撫住了,眾人遞個攔詞,便歇了。」
信口開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口開河」原或作「信口開合」。本指任由嘴巴開合,不加思索地隨口說出。此語常見於元代戲曲中。例如關漢卿的《魯齋郎》雜劇,提到宋朝時候,有個惡霸魯齋郎,他依仗著官威權勢,到處橫行不法,由於皇上對他十分寵幸,因此無人治得了他。魯齋郎先是霸占了銀匠李氏之妻,李姓銀匠因告狀無門,而昏倒在路旁,被張珪救起,兩人因而結拜為兄弟。後來有一天魯齋郎遇見了張珪之妻,見其妻貌美,心生貪念,於是又逼張珪將妻子送給他,然後再將李銀匠之妻賜與張珪為妻。後來李銀匠找張珪,意外的在張珪家中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兩人相擁痛哭。張珪眼看別人夫妻重聚,而自己卻妻離子散,於是心灰意冷,將家產全數留給了李銀匠夫婦,自己則前往道觀出家去了...
上下其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周矩〈諫制獄酷刑疏〉:「(被告者)只是不堪楚毒,自誣耳。何以覈之?陛下試取所告狀,酌其虛實者,付令推之,微訊動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聖旨也。」
打草驚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峰和尚》。 (2) 當塗宰:當塗縣的最高行政長官。當塗,地名,或為今安徽省當塗縣。 (3) 訴:告狀、控告。 (4) 主簿:職官名。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 (5) 縣尹:職官名。一縣的首長,此指當塗縣尹王魯。 (6) 口實:談話、批評的內容。 〔參考資料〕 《祖堂集.卷七.雪峰和尚》師云:「老僧在仰山時,仰山拈經中語問大眾:『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為什摩人說?』無人對。云:『養子代老。』借此問闍梨,闍梨作摩生道?」玄沙遲疑。師卻云:「你問我,我與你道。」玄沙便問,師便向面拶身云:「摑!摑!」報慈拈問臥龍:「話是仰山話,舉是雪峰舉,為什摩雪峰招摑?」龍云:「養子代老。」慈云:「打草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