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0.08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周厲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姓姬名胡。在位三十四年。生卒年不詳,行暴政,禁止謗議,國人反叛,流放於彘;後由周、召二公共理國政,稱為共和,凡十四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遍、全面。如:「周遍」、「周到」、「周身」、「眾所周知」。
完密。如:「周密」、「周全」、「周詳」。
環繞區域的外圍部分。如:「周遭」、「四周」。
救濟、援助。如:「周濟」、「周急」。
星期。通「週」。如:「一周有七天」。
滿一年。通「週」。如:「周歲」、「十周年校慶」。
環繞。通「週」。如:「周而復始」。
量詞。用於計算環繞次數的單位。如:「環島一周」、「繞場兩周」。
朝代名。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力且切實。如:「雷厲風行」、「厲行節約」。
嚴肅。如:「正言厲色」、「聲色俱厲」。
猛烈。如:「厲害」。
凶惡的。如:「厲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主,或一種爵位。如:「王室」、「帝王」、「女王」、「國王」、「親王」、「王公大臣」。
群體的領袖。如:「蜂王」、「汽車大王」、「萬獸之王」。
技藝超群的人。如:「歌王」、「棋王」、「拳王」。
泛稱國家的。如:「王法」、「王師」。
姓。
統治。如:「王天下」。
進退維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雅」有嚴正、高貴的意思,所以雅樂亦即正樂,有別於民間歌謠。大雅是用於朝會的樂歌,小雅則是用於宴饗的樂歌。〈桑柔〉一詩相傳是周大夫芮伯所作,指責周厲王親近小人,施行暴政,以至於是非顛倒,民風敗壞,招來外侮,禍國殃民。本段乃作者自傷其處境之語,他感嘆的說道:「看啊!那樹林裡的鹿群,是多麼的友愛而快樂。我卻不然,朋友之間,不僅無法相勉為善,還互相猜忌。人們不是常說『前後都無路可走』,我現在就是這樣的處境啊!」後來「進退維谷」被用來形容前進後退都無路可走的處境。
生不逢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生不逢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大雅.桑柔〉一詩描述的是戰亂之中百姓的流離失所,以及蒼生憂傷哀痛的心情。其中一段如此寫著:真是無限的悲痛啊!我思念著家園故土。難道是生得不是時候,偏偏遇到了上天盛怒,降下了災禍。天地之間無窮廣大,卻找不到一處可安身的所在啊!這首詩也有人以為是周厲王的大臣芮良夫諷刺厲王的詩,作者藉詩反映當時君王無道,小人掌權,人民陷於水深火熱的景況。後來「生不逢辰」這句成語就從「我生不辰」詩句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遇不到好時機,命運坎坷。
殷鑒不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大雅.蕩》這首詩是周代末年的詩人,借托周代初期的賢君周文王斥責殷商的暴君無道,荒廢政事,不問民間疾苦,用以諷刺勸戒周厲王,同時強調要以商代滅亡的歷史為借鏡,希望君王能及時醒悟。「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的意思就是說:殷人滅夏,近在眼前,殷的子孫引以為戒,今則周人滅殷,殷之亡周人更應引以為戒。後來「殷鑒不遠」被用來比喻前人的教訓近在眼前,不可不慎。
老成持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成持重」係由「老成」及「持重」二語組合而成。 「老成」是出自《詩經.大雅.蕩》,這首詩是周代末年的詩人,哀嘆周厲王昏庸無道、目無法紀,憂心周王朝恐將滅亡。全詩借托周代初期的賢君周文王斥責殷商的暴君無道,荒廢政事,不問民間疾苦,用以諷刺勸戒周厲王,同時強調要以商代滅亡的歷史為借鏡,希望君王能及時醒悟。文中強調:非上天對待殷商不善,而是商君捨棄祖先的良法舊制不用;現在雖然沒有經驗豐富的大臣可以仰賴,但還有祖先留下來的規章典範可以遵行。如果再不聽忠臣的建議,國家恐將走向滅亡的命運。詩經裡就是用「老成人」來指德高望重、足以依靠的長者。 「持重」則是出自《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列傳》,根據記載,漢景...
寡不敵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厲王施行暴政,禁止人民議論毀謗朝廷,並且任用虢(ㄍㄨㄛˊ)長父和榮夷公,但這兩人只知獨占利益作威作福,臣子芮(ㄖㄨㄟˋ)伯良夫認為這樣一來將會為國家招來大災難,於是上書勸誡周厲王。強調身為一國之君有責任為人民除禍害,作人民的榜樣,否則將招致人民的仇視和怨恨,而且君王只有一個,是抵擋不了人數眾多的百姓,這時君王的處境就危險了。後來「寡不敵眾」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人少的抵擋不過人多勢眾的。
迷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明事理、胸無所主。《荀子.大略》:「故民迷惑而陷禍患,此刑罰之所以繁也。」《史記.卷三九.晉世家》:「周厲王迷惑暴虐,國人作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