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12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方鄰國,泛指天下。《詩經.大雅.崧高》:「揉比萬邦,聞于四國。」漢.鄭玄.箋:「四國,猶四方也。」
四國鐵角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株叢生,葉革質,葉為二回羽狀深裂,羽片長於5cm,下羽片深裂至全裂,少有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四位。大寫作「肆」,阿拉伯數字作「4」。
數目是四的。如:「四壁」、「四個人」、「四本書」。
次序是第四的。如:「四品官」、「四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與、和。《書經.多方》:「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詩義折中.卷四.伯兮》:「觀〈伯兮〉之詩,一言『為王前驅』則義不旋踵。雖婦人、女子皆有同仇敵愾之心,所謂四國有王,於此見之矣。」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戰時擊第一通鼓,戰士們最能鼓足勇氣。語本《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後比喻做事時要趁著初起時的勇氣去做才容易成功。《舊唐書.卷一九五.迴紇傳》:「奮其智謀,討彼凶逆,一鼓作氣,萬里摧鋒,二旬之間,兩京克定。」《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饒鴻生在兩江制臺面前告奮勇的時候,不過是個一鼓作氣,他說要遊歷英、法、日、美四國,不免言大而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安服。《詩經.大雅.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萬邦,聞于四國。」
眾叛親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留了從宋國出奔的公子馮,並且想要用武力送他回國為君。州吁便以此為名,聯合宋、陳、蔡等國出兵攻打鄭國。四國的大軍於是開到了鄭國,把首都的東門團團包圍,連續打了五日都沒辦法攻下,只好無功而返。魯隱公就此事問他的大夫眾仲:「你覺得州吁的計謀最後會得逞嗎?」眾仲回答:「我只聽過以德服人,沒聽過以戰亂為手段可以讓人心悅誠服。以亂服人,就像要整理絲線卻不先找出頭緒,只會讓情況愈來愈糟。州吁這個人仗著強大的武力進行殘忍的征伐,總有眾人反叛,親信背離的一日,他的計謀顯然難以得逞。」後來,四國聯軍又再次出兵攻鄭,取得了勝利,但州吁並未因此而獲得百姓的愛戴,反而在不久後就被殺了,果真應驗了眾仲的預言:「眾叛親離,...
仗義執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伸張正義,激昂陳詞。《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東周列國志》第一四回:「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執言,四國悔罪,王室之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