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情境模式     
瀏覽人次:3736 收藏人次:116672
  情境模式乃勞頓(Denis Lawton)和史克北(M. Skilbeck)所倡導的課程發展模式,其主要的特點在於強調教育與其所處社會的文化情境和環境背景間之關係,認為教育不是處於社會的真空當中。基於此種認識,此模式特別強調課程設計或發展的核心要務,在於對學校所處社會情境和文化因素之深入分析。
  勞頓於〔階級、文化和課程〕(Class, Culture and the Curriculum, 1975)一書中,以附圖來說明課程規劃的步驟。
  
  從其步驟流程看來,勞頓認為設計課程時,首先須以哲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分析教育所處社會情境的文化材,分析文化裡的...
    
瀏覽人次:16518 收藏人次:8062249
喜、怒、哀、樂的內心感受。如:「心情」、「情緒」。
男女之間的愛意。如:「愛情」、「談情說愛」、「情竇初開」、「情投意合」。
親屬之間的情感。如:「親情」、「手足之情」。
友誼、交誼。如:「人情」、「友情」、「交情」、「情同手足」。
狀況。如:「情況」、「情形」、「情節」、「實情」、「病情」。
    
瀏覽人次:15028 收藏人次:2457881
法則、模範。如:「法式」、「模式」。
效法。如:「義風可式」、「母儀足式」。
事物外形的樣子。如:「形式」、「式樣」、「款式」。
儀節、典禮。如:「儀式」、「閱兵式」、「開幕式」。
數學、化學等自然科學的運算規則。如:「公式」、「程式」、「化學式」、「二元一次方程式」。
    
瀏覽人次:14286 收藏人次:4124281
規範、法式。如:「模式」、「模範」、「楷模」。
仿效。如:「模仿」、「模擬」。
製作器物的範型。如:「銅模」、「模子」。
式樣。如:「他那模樣真是好笑。」
    
瀏覽人次:12708 收藏人次:4838196
疆界。如:「國境」、「邊境」。
地方、場合。如:「環境清幽」、「人間仙境」。
遭遇的情況。如:「順境」、「處境」、「家境清寒」、「漸入佳境」。
進展的程度。如:「學無止境」。
情境     
瀏覽人次:5089 收藏人次:0
情景、境地。如:「在那種情境下,除了笑笑,你還能表示什麼呢?」
模式     
瀏覽人次:1803 收藏人次:202101
標準形式。如:「不合模式的產品,必須淘汰,以免破壞商譽。」
課程設計模式     
瀏覽人次:2566 收藏人次:116671
課程設計模式(目標模式、歷程模式、情境模式)(Curriculum Design Model (Objective Model, Process Model, Situation Model)課程設計模式是課程設計實際運作狀況的縮影,或是理想運作狀況的呈現,希望藉此設計藍圖作為未來課程行動的指引。目標模式的課程設計由課程目標的建立開始去設計課程,目標指引著整個課程內容的選擇、組織與評鑑。課程目標是以學生受教後顯示的終點行為來陳述,強調目標的訂定與達成,是一種「產出」的課程設計模式。代表為「泰勒模式」。歷程模式的課程設計從...
課程設計     
瀏覽人次:2360 收藏人次:0
知識與理解力部分,則確定程序原則合理地設計課程,總比事先以目標確定預期的結果為宜(王文科,民77)。情境模式:情境模式(situational model)由黃光雄教授提出,他認為:「情境模式又稱情境分析模式或文化分析模式」,初由史克拔(Skilbeck)設計,後來羅頓(Lawton)加以發展 (司琦,民80)。  以上三種模式為國內一般探討較多的模式,以下1、2兩種模式的觀...
減法教學     
瀏覽人次:1249 收藏人次:0
難以理解其中之涵義,因此首先會運用生活中的具體例子,來教導學生減法的計算方式,並且讓孩童了解到剩餘的情境模式,以及差數的情境模式。舉例而言,當有五個小朋友時,兩個人先回家了,那還剩下幾個小朋友在學校,此即為剩餘的概念,而在差數的部分,則可舉例為,當班上有五個小朋友,隔壁班有三個小朋友,則我們班比隔壁班多出幾個小朋友,此例子即為求差的情境。2. 認識運算符號以及減少等用語:問題中常會出現拿走、用掉、取走、吃了、回家等等用語時,則需教導小朋友,其意義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