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折節     
瀏覽人次:1049 收藏人次:0
1.屈己從人。《管子.霸言》:「折節事彊以避罪,小國之形也。」《史記.卷七○.張儀傳》:「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罵齊王。齊王大怒,折節而下秦。」
2.屈己禮賢。如:「折節下交」。《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紹有姿貌威容,愛士養名。……加傾心折節,莫不爭赴其庭。」《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此人乃公平日所折節敬禮者,何故忘之?」
3.佩服。《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馳騖於唐虞,折節於三代。」
4.改變舊有的志向或作為。如:「折節向學」。《後漢書.卷六五.段熲傳》:「熲少便習弓馬,尚遊俠,輕財賄,長乃折節好古學。」《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後來家事忽然好了,盡改前非,折節讀書。」也稱為「變節」。
折節下士     
瀏覽人次:581 收藏人次:0
降低自己的身分,禮遇地位或名氣不如自己的人。《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宋史.卷三一二.韓琦傳》:「琦天資朴忠,折節下士,無貴賤,禮之如一。」
折節向學     
瀏覽人次:549 收藏人次:0
改變平日作風而奮發向學。《三國演義》第三六回:「此人幼好學擊劍,中平末年,嘗為人報讎殺人,……乃更姓名而逃,折節向學,遍訪名師,嘗與司馬徽談論。」
折節下交     
瀏覽人次:496 收藏人次:0
降低自己身分,去結交名氣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緣》:「伯虎會試至京,文名益著,公卿皆折節下交,以識面為榮。」
折節禮士     
瀏覽人次:191 收藏人次:0
謙虛抑己,禮遇有才能的人。《明史.卷二一三.張居正傳》:「時徐階以宿老居首輔,與李春芳皆折節禮士。」也作「折節待士」。
折節待士     
瀏覽人次:112 收藏人次:0
謙虛抑己,禮遇有才能的人。《周書.卷一○.邵惠公顥傳》:「廣獨率由禮則,又折節待士,朝野以是稱焉。」也作「折節禮士」。
    
瀏覽人次:32178 收藏人次:5058624
弄斷。如:「折斷」、「骨折」、「有花堪折直須折」。
彎曲。如:「曲折」。
減少、損失。如:「折壽」、「損兵折將」。
減價。如:「打折」、「折扣」。
阻礙、打擊。如:「挫折」。
服氣、佩服。如:「心折」、「折服」。
掉頭、回轉。如:「折返」、「折回」。
對換、相抵。如:「折價」、「折現」。
量詞:A>計算折疊次數的單位。如:「把紙折成三折。」B>計算戲曲分段的單位。如:「竇娥冤共分四折。」
虧損。如:「折本」。
折騰:翻轉、攪擾。如:「折騰了一夜,終於可以好好睡個覺了。」
    
瀏覽人次:10696 收藏人次:4699669
植物莖上分段長葉的部位。如:「竹節」、「松節」、「盤根錯節」。
動物骨頭相連接的部分。如:「骨節」、「關節」。
詞語的單位或文章的段落。如:「章節」、「多音節」、「單音節」、「第一章第二節」。
音樂的拍子。如:「節拍」、「節奏」、「音節」。
時令的區分。如:「節令」、「季節」、「二十四節氣」。
民俗或國定的紀念日。如:「節慶」、「春節」、「中秋節」、「雙十節」、「兒童節」、「逢年過節」。
儀式、規矩。如:「禮節」、「不修小節」、「繁文縟節」。
減少、省略。如:「節錄」、「節制」、「節食」、「節省」、「節約」、「開源節流」。
事情的經過情形。如:「情節」、「細節」。
操守、品行。如:「節操」、「志節」、「高風亮節」。
量詞:A>用於計算時間分段的單位。如:「今天上了三節課。」B>用於計算車廂數目的單位。如:「這列火車共有十二節車廂。」C>用於計算文章或樂曲段落的單位。如:「本文共分三節。」、「國歌共有二十一小節。」
臥薪嘗膽     
瀏覽人次:49356 收藏人次:2575971
《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吳1>既赦越2>,越王句踐3>反4>國,乃苦身焦思,置膽5>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6>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弔死,與百姓同其勞。 〔注解〕
(1) 吳:周代諸侯國。周太王之子泰伯居吳,武王克殷,封其後為諸侯。從秦伯十九世而至壽夢,吳始益大,僭號稱王。故地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及春秋末傳到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2) 越:周代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為楚所滅。
(3) 句踐:春秋時越王,生卒年不詳。為吳王夫差所敗,困於會稽,屈膝求和。歸國後,任用文...
吳下阿蒙     
瀏覽人次:31774 收藏人次:2454885
」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祕而不宣。權常歎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注解〕
(1) 魯肅:西元173∼217,字子敬,東城人。三國吳名將,個性方正嚴謹,富而好施,長於文章,思慮深遠,有過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議結合劉備抵禦曹操。輔佐周瑜大敗曹軍,為孫權所器重,官拜奮武校尉,轉橫江將軍。
(2) 周瑜:西元175∼210,字公瑾,三國吳舒人。有文武才,輔佐孫策平定江東,為吳水軍都督,敗曹操於赤壁,拜前將軍,領南郡太守。亦稱為「周郎」、「周公瑾」。
(3) 蒙:即呂蒙(西元178∼219),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