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2.22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挈屐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何隨無意中見到有人盜採自己園中的竹筍,不但沒有阻止,反而因為擔心腳步聲驚嚇小偷,使他驚逃受傷,所以脫下木屐提在手中回家的故事。見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一一.後賢志》。後用以比喻對竊賊的寬容大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接詞:A>並且。如:「富而有禮」、「秀外而慧中」。B>然而、但是、卻,表示語義轉折。如:「不勞而獲」、「有名而無實」。C>然後,表示語義承接。如:「學而時習之」。D>才、始,表前後的動作。如:「破門而入」、「跨步而行」。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沒有意義。如:「忽而出現」。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
若、如。如:「人而無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返回。如:「歸鄉」、「歸國」、「歸途」、「歸心似箭」。
還給。如:「歸還」、「完璧歸趙」、「物歸原主」。
湊併、聚合。如:「歸併」、「歸納」、「總歸」、「歸類」。
責任屬於。如:「這件事歸我管。」、「這道手續歸他辦。」
依附、順服。如:「萬眾歸心」、「眾望所歸」。
推向別人。如:「歸功」、「歸過」、「歸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提、舉。如:「提綱挈領」。《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
2.帶領。如:「扶老挈幼」。《穀梁傳.僖公二年》:「挈其妻子以奔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木頭鞋。如:「木屐」。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駕長簷車,跟高齒屐。」
2.鞋的通稱。如:「草屐」、「錦屐」。宋.陸游〈長歌行〉:「消磨日月幾緉屐,陶鑄唐虞一杯酒。」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