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斑馬     
瀏覽人次:1528 收藏人次:1492308
動物名。哺乳綱奇蹄目。毛淡黃或銀白色,身有二色相間的斑紋,好群棲。可分為布氏斑馬、葛氏斑馬和山斑馬三種,產於美非二洲。也稱為「福祿」。
斑馬     
瀏覽人次:615 收藏人次:0
斑馬紋行人穿越道的簡稱。因其所用以描繪的斜紋形標線,類似斑馬的花紋,故稱為「斑馬線」。設於行人穿越道路眾多的地方,供行人橫越道路用。
草原斑馬(巴氏斑馬     
瀏覽人次:451 收藏人次:0
Equus burchellii (Gray, 1824)身體佈滿黑白相間的條紋,黑帶寬,越往臀部越寬且呈橫紋,大部分的個體的黑條紋會越過腹部中央,許多個體黑條紋之間還有淺褐色的細條紋,有些個體的黑條紋不到蹄,還有些個體有黑白條紋分布與比例互換的情形,分布在不同地點的族群條紋都不太相同,變化很多;體長217~246公分,尾長47~56公分,肩高110~145公分,體重240~372公斤,雄性略大於雌性。波茲瓦納、辛巴威、尚比亞、馬拉威、坦尚尼亞、肯亞、烏干達、衣索比亞、南非。棲地類別多,包括草原、疏林、灌叢,分布可達山區海拔4,400公尺處,但一般需要水源;每天從較高而涼爽的休息地點到平原進食再回去,約可走上13公里,食物以草為主,也吃一些嫩莖芽。在非洲坦尚尼亞Serengetie國家公園與肯亞Masai Mara保護區之間隨雨季轉移而進行大遷移的個體,季節性移動的距離可達100~150公里,雨季的活動範圍約300~400平方公里,乾季時則為400~600平方公里。雖然大遷移時有成千上萬的個體聚在一起,真正緊密的社會結構仍局限在不超過15個成員的家族與雄斑馬群。草原斑馬終年可生殖,懷孕期約360~396天,小馬出生時的體重約32公斤,出生後立刻可站立,幾小時後會跑...T0000000886--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T0000001002--奇蹄目(Order Perissodactyla)T0000001003--馬科(Family Equidae)
斑馬     
瀏覽人次:277 收藏人次:0
Equus zebra (Linnaeus, 1758)佈滿黑白相間的條紋,一直延伸到四肢的蹄,身體的黑條紋較臀部的條紋窄,條紋的密集程度與多寡介於格列威斑馬與草原斑馬之間,背部後端條紋呈橫格狀,腹部中央白色無條紋,頸部有肉垂,耳長達20公分,體長210~260公分,尾長40~55公分,肩高116~150公分,體重240~372公斤。南非、那米比亞。主要棲息山區的斜坡與高原,但有時有季節性上下遷移;主要為日行性,花很多時間在進食,食物以草為主,也吃一些嫩莖芽,每天會進行1次沙浴,喝1~2次水;冬季生殖群(1匹雄馬與1~5匹雌馬和小馬)的覓食範圍約6~20平方公里,夏季較小。山斑馬終年可生殖,懷孕期約1年,小馬出生時的體重約25公斤,幾天後可吃草,約10個月斷奶,13~17個月離開出生地,雌斑馬3~6歲生第一胎,生殖間隔約1~3年,雄斑馬5~6歲以上才有機會生殖,壽命可達24年。山斑馬兩亞種之一的南非山斑馬(Cape mountain zebra, E. z. zbra)野外僅約500匹,有一半棲息在南非山斑馬國家公園內,數量稀少,被列為〈...T0000000886--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T0000001002--奇蹄目(Order Perissodactyla)T0000001003--馬科(Family Equidae)
格列威斑馬     
瀏覽人次:197 收藏人次:0
Equus grevyi (Oustalet, 1882)T0000000886--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T0000001002--奇蹄目(Order Perissodactyla)T0000001003--馬科(Family Equidae)野生馬科動物中體型最大者,全身布滿黑白相間的條紋,一直延伸到四肢的蹄,黑條紋窄而密,此種條紋據推測應屬於較其他斑點更原始的特徵,腹部白色無條紋;頭大、耳寬、身窄、腿長,鬃毛高而直,體長250~300公分,尾長38~60公分,肩高140~160公分,體重352~450公斤,兩性體型相近。斑馬的條紋原本被認為有打破斑馬外型或混淆捕食者視覺效果的保護功能,但現今較被接受的假說是條紋有強化社會結構的功能,條紋演化的起因可能是引發理毛行為,之後此種觸覺上的吸引力引發條紋的繼續演化。此一假說的依據在於斑馬較其他馬科動物的社會性高,聚集數量大;在草原地帶,群聚數量大的地區,斑馬的條紋比較明顯,在較寒冷的地區...衣索比亞、肯亞。T0000000886--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T0000001002--奇蹄目(Order Perissodactyla)T0000001003--馬科(Family Equidae)主要棲息在較乾的草原、灌叢地,食物以硬而多纖維、一般有蹄類不吃的草為主,雖然上千個體會聚在一起,但真正穩定的組合是母獸與幼獸,有些雄斑馬有很大的領域,約2.7~10.5平方公里,平均5.75平方公里,領域的主要功能是防衛經過的雌斑馬以交配。在有季節性遷移的地區,雄斑馬在生殖季開始時,通常是雨季開始的7~8月與10~11月,重新建立領域;但有些地區終年可生殖,此時雄斑馬不建立領域,而是跟著發情的雌斑馬
格列威斑馬的懷孕期約390天,小馬出生時的體色是黑色和褐色,約4個月大時長出成體的體色,7個月大可獨立,但可能跟隨母獸達3年,3歲性成熟,但雄斑馬通常要6歲以上才有機會生殖,壽命可達 ...T0000000886--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T0000001002--奇蹄目(Order Perissodactyla)T0000001003--馬科(Family Equidae)T0000001002--奇蹄目(Order Perissodactyla)T0000001003--馬科(Family Equidae)T0000001003--馬科(Family Equidae)
斑馬裸鯙     
瀏覽人次:147 收藏人次:0
Gymnomuraena zebra (Shaw, 1797)吻端至肛門的長度遠大於尾長,約為尾長的2倍。各鰭不明顯,鰭條隱於厚皮下。臼狀齒;下頜齒2~4列,上頜齒2~3列;鋤骨齒4~7列,且鋤骨齒幾乎緊連成鋪石狀。體側有許多黑色(或為朱褐色)和白色相間的環帶,白色環帶較黑色環帶為窄,且白色環帶甚至較眼直徑為窄;魚體全身約有43~76條白色環帶。文獻中記載體長可達150公分,但一般而言其體長很少超過110公分。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如南非、紅海、阿曼、菲律賓、日本、澳洲大堡礁、密克羅尼西亞、薩摩亞、夏威夷等海域。在台灣見於蘭嶼、墾丁、小琉球及澎湖附近海域。本種經常躲在珊瑚礁間隙或洞穴中。喜好捕食甲殼類(如蟹類、蝦蛄及蝦類等)。本種外形奇特,曾用作觀賞魚。漁民捕獲後多不敢食用。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硬骨魚類(首網)總論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海鱔亞目(Suborder Muraenoidei)鯙科或海鱔科(Family Muraenidae),Moray Eels,Morays
斑馬短鰭蓑鮋     
瀏覽人次:107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棘稜平滑或稍具鋸齒狀。眼中大,上側位;眼眶略突出於頭背;眶上骨皮瓣長。口大,斜裂,下頜稍突出;下頜無鋸齒狀緣,亦不被有細鱗;吻具3根短鬚;鼻瓣短圓。前鰓蓋骨3棘;鰓蓋骨1棘。體被櫛鱗。背鰭連續,中央棘的長度超過體高,硬棘部鰭膜凹入而近基底,硬棘部的基底長於軟條部的基底,具硬棘 XIII,軟條 10-11;臀鰭基底稍短於背鰭軟條部的基底,具硬棘 III,軟條6-7;胸鰭寬長,延伸至臀鰭基底後端,上部鰭條分枝;腹鰭胸位;尾鰭圓形。體淡紅色,體側有 5條深色的橫帶,在大的個體則另具有窄的深色橫帶交互在前述橫帶間;頰部具深色的斑塊;背鰭硬棘具暗褐色斑列縱紋;背鰭軟條部、臀鰭及尾鰭...
斑馬     
瀏覽人次:84 收藏人次:0
斑馬     
瀏覽人次:75 收藏人次:0
中文名為高砂長腳蜂。別名為雙斑馬蜂,雙斑長腳蜂、高砂黃星長腳蜂。工蜂體長11~16mm。本種臉部唇基黃色,臉頰紅褐色,頭頂黑色。胸部紅褐色,前胸前緣及上緣黃色,中胸背板黑色,小盾片及後胸前緣黃色,前伸腹節黑色有一對大型黃斑。腹部第1節黃色,基部黑色,其餘各節黃褐色,第2節前緣黑色,第2~4節兩側有模糊的黃斑。六足紅褐色,中足及後足腿節內側黑色。
斑馬峨螺     
瀏覽人次:75 收藏人次:0
殼呈細長紡錘狀,上有明顯縱肋並有細橫肋,在縱肋上有瘤狀突起物。殼表為白色具有不規則黑色斑點,殼口外緣內側具小刺,具外水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