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於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今、現在。《漢書.卷六.武帝紀》:「稽諸往古,制宜於今。」《文選.謝靈運.初去郡詩》:「負心二十載,於今廢將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到、至。《史記.卷二九.河渠書》:「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菑濟之閒。」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在。與「古」相對。如:「今天」、「現今」、「如今」、「今生今世」、「從今以後」。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公孫丑上》 宋1>人有閔其苗之不長2>而揠3>之者,芒芒然4>歸,謂其人曰:『今日病5>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6>而往視之,苗則槁7>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78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9>無益,而又害之。 〔注解〕(1) 宋:戰國時國名。周朝分封殷遺族微子啟之地,約位於今河南省商邱縣南,後為齊所滅。(2) 閔其苗之不長:擔心所種的苗長不高。閔,音ㄇ|ㄣˇ,擔心、憂心。(3) 揠:音|ㄚˋ,拔。(4) 芒芒然:疲倦的樣子。(5) 病:疲倦。(6) 趨:快步走。(7) 槁:音ㄍㄠˇ,乾枯。(8) 舍:通「捨」,放棄。(9) 非徒:不但。
爾虞我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反謀劃,醉而不能見,楚師遂宵遁,後子反為共王責而自殺。 (3) 宋:國名。周朝分封微子之地。約位於今河南省商邱縣南,後為齊所滅。 (4)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5) 平:媾和、和好。 (6) 華元:春秋時宋人,生卒年不詳。歷事宋文公、共公、平公三君,共四十年。因見國家處於楚、晉兩大國間,飽受戰爭之苦,倡和平運動,於共公十年,使兩國結盟於宋,為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弭兵之約。 (7) 質:音ㄓˋ,用財物或人作保證以為抵押。 (8) 爾: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於「汝」、「你」。 (9) 詐:欺騙。 ...
篳路藍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篳路,以荊竹編製的柴車。篳路藍縷指駕柴車,穿破衣,以開闢山林。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唐.孔穎達.正義:「以荊竹織門謂之篳門,則篳路亦以荊竹編車,故謂篳路為柴車。方言云:『楚謂凡人貧,衣破醜敝為藍縷。』藍縷謂敝衣也。」後比喻創造事業的艱苦。連橫〈臺灣通史序〉:「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也作「蓽路藍縷」、「蓽露藍蔞」、「篳路襤褸」。
一傅眾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注解〕 (1) 齊:位於今山東省北部。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2) 傅:教導。 (3)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4) 咻:音ㄒ|ㄡ,喧囂、吵鬧。 (5) 日撻:每日鞭策。撻,音ㄊㄚˋ,用棍、鞭等拍打。
杯弓蛇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前往拜訪。詣,音|ˋ。 (6) 主簿:古時,郡府及縣廷均有此官。為太守及縣令身旁親近屬吏,相當於今之主任祕書。 (7) 杜宣: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郴下屬。 (8) 羸露:瘦弱,身體衰弱。羸,音ㄌㄟˊ。 (9) 赤弩:紅色的弓。弩,音ㄋㄨˇ。 (10) 攻治萬端:用盡各種方法治病。 (11) 愈:通「癒」,痊癒。 (12) 闚視:探望。闚,音ㄎㄨㄟ。通「窺」。 (13) 還:返回。 (14) 聽事:古代官府治理政務之所在。聽,通「廳」。 (15) 顧:回頭。 (16) 鈴下:漢代縣級屬吏,職掌內容不詳。 (17) 夷懌:平和喜悅。懌,音|ˋ。 (18) 瘳:音ㄔㄡ...
墨守成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墨守成法注音︰ㄇㄛˋ ㄕㄡˇ ㄔㄥˊ ㄈㄚˇ漢語拼音︰mò shǒu chéng fǎ釋義︰猶「墨守成規」。見「墨守成規」條。 01.清.王韜《甕牖餘談.卷五.猶太古歷說》:「至於今中法,每不如西法之密,何哉?蓋用心不專,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陳出新耳。」 參考詞語︰墨守舊法注音︰ㄇㄛˋ ㄕㄡˇ ㄐ|ㄡˋ ㄈㄚˇ漢語拼音︰mò shǒu jiù fǎ釋義︰猶「墨守成規」。見「墨守成規」條。 01.《發財秘訣.第二回》:「至於石灣窯貨,不可謂非吾國美術之一,外人至今猶多購之者。然尚墨守舊法,不圖進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易經.繫辭上》:「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孟子.盡心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
1.和、與。《論語.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哀樂而樂哀,皆喪心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