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旁觀看。《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於是父子相持而哭,旁觀之人無不墮淚。」《老殘遊記二篇》第八回:「今日到了這個光景,不要說受苦的人,就是我們旁觀的都受不得。」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局外人對事情的來龍去脈,往往比當事者清楚。《隋唐演義》第一四回:「正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作「旁觀者審,當局者迷」、「當局者迷,傍觀者清」、「當局稱迷,傍觀必審」。
袖手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手放在袖子裡,在一旁觀看。形容置身事外,不予過問。《紅樓夢》第七二回:「連你還這樣開恩操心呢!我倒反袖手旁觀不成!」也作「旁觀袖手」、「束手旁觀」、「縮手旁觀」。
冷眼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冷靜的態度在旁觀察。如:「他冷眼旁觀,對事情的是非黑白,早就了然於心。」宋.朱熹〈答黃直卿〉:「冷眼旁觀,手足俱露,甚可笑也。」
2.冷漠不關心,置身事外。如:「那位騎士被車子撞倒在地,我們怎能冷眼旁觀,置之不理呢?」
旁觀者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是一個社會心理學術語,在緊急情況下,個體在有人在場時,出手幫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幾率與旁觀者人數成反比。換句話說,旁觀者數量越多,他們當中任何一人進行援助的可能性越低。
旁觀者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局外人對事情的觀察,往往比當事人還要清楚。《紅樓夢》第五五回:「俗語說:『旁觀者清。』這幾年姑娘冷眼看著,或有該添該減的去處二奶奶沒行到,姑娘竟一添減。」
兒童旁觀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派登(M.B. Parten)觀察兒童社會行為的發展,從其遊戲的活動中,發現兒童的社會參與能力隨著年齡而增長,於是歸納出六階段:(1)無所事事的行為(unoccupied behavior):幼兒沒有從事任何遊戲性的活動,只是隨機式地觀看四周有趣的事物。當周遭並無特別吸引力的事物時,幼兒便從事漫無目地的活動。例如,玩手指、踢石子、呆視前方等。此類的行為以兩歲的幼兒居多;(2)旁觀行為(onlooker behavior):指花大部分的時間在一旁觀看其他兒童的遊戲活動,然其本身並不加入。有時會面對著正在遊戲的兒童們說話,或問問題、或作建議、或批評,但不會主動要求參與活動中;(3)兒童單獨遊戲...
旁觀袖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置身事外,不予過問。宋.陸游〈福州請仁王堅老疏〉:「勇退急流,雖具衲子參尋之眼,旁觀袖手,要非邦人嚮慕之誠。」也作「袖手旁觀」。
束手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置身事外,不予過問。《歧路燈》第六二回:「可恨!可惱!咱們不得束手旁觀,睜著眼叫他陷於不義。」也作「袖手旁觀」。
縮手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置身事外,不予過問。宋.辛棄疾〈念奴嬌.少年握槊〉詞:「縮手旁觀初未識,兩兩三三而已。」也作「袖手旁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