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普碌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由於不停地滾動所發出的聲音。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四折:「交秦□,□微臣,普碌碌推出獄門。」也作「撲簌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凡無才能。如:「庸庸碌碌」。
繁忙。如:「勞碌」、「忙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遍。如:「普遍」、「普及」、「普天同慶」。
平常的、一般性的。如:「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問題。」
碌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庸的樣子。《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禰衡傳》:「餘子碌碌,莫足數也。」《三國演義》第二一回:「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齒。」也作「逯逯」、「錄錄」、「陸陸」。
2.忙碌、奔波。《紅樓夢》第二二回:「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
3.擬聲詞。形容車行的聲音。唐.賈島〈古意〉詩:「碌碌復碌碌,百年雙轉轂。」也作「轆轆」。
4.形容玉石的色彩美麗。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總術》:「落落之玉,或亂乎石;碌碌之石,時似乎玉。」
5.才氣洋溢。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唯阿奴碌碌,當在阿母目下耳。」
撲簌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形容風聲,或不停的顫抖、滾動的聲音。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起幾個骨碌碌的轟雷,更一陣撲簌簌的怪風。」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滴溜溜擁身飛過,赤力力鎮動花梢,撲簌簌驚起棲鴉,悄蹙蹙的潛蹤躡足。」也作「撲魯魯」、「撲碌碌」、「撲速速」、「普碌碌」、「普速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