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27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朗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達。《文選.陸機.文賦》:「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亮。如:「明朗」、「開朗」、「晴朗」、「朗朗乾坤」。
高聲。如:「朗讀」、「朗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順,沒有阻礙的。如:「暢通」、「流暢」、「暢達」、「暢銷」。
痛快的、盡興的。如:「暢飲」、「暢快」、「暢談」、「暢敘」。
肅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肅然增敬注音︰ㄙㄨˋ ㄖㄢˊ ㄗㄥ ㄐ|ㄥˋ漢語拼音︰sù rán zēng jìng釋義︰猶「肅然起敬」。見「肅然起敬」條。 0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源) 參考詞語︰悚然生敬注音︰ㄙㄨㄥˇ ㄖㄢˊ ㄕㄥ ㄐ|ㄥˋ漢語拼音︰sǒng rán shēng jìng釋義︰悚然,敬畏的樣子,與「肅然」義近。「悚然生敬」猶「肅然起敬」。見「肅然起敬」條。 01.宋.龔明之《中吳紀聞.卷五.張子韶與周煥卿簡》:「書詞懇惻,讀之令人悚然生敬。」 參考詞語︰悚然起敬注音︰ㄙㄨㄥˇ ㄖㄢˊ ㄑ|ˇ ㄐ|ㄥˋ漢語拼音︰sǒn...
瞿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遠公在廬山中,雖老,講論不輟。弟子中或有墮者,遠公1>曰:「桑榆之光2>,理無遠照;但願朝陽3>之暉,與時並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4>之徒,皆肅然增敬5>。 〔注解〕 (1) 遠公:即釋慧遠。東晉高僧,西元334∼416。俗姓賈,雁門樓煩人。初學儒家、老、莊,二十一歲往太行恆山參見道安大師,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後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毗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
閑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容安舒。《晉書.卷五五.張載傳》:「載性閑雅,博學有文章。」《文選.陸機.文賦》:「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閑雅。」
悚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遠公在廬山中,雖老,講論不輟。弟子中或有墮者,遠公1>曰:「桑榆之光2>,理無遠照;但願朝陽3>之暉,與時並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4>之徒,皆肅然增敬5>。 〔注解〕 (1) 遠公:即釋慧遠。東晉高僧,西元334∼416。俗姓賈,雁門樓煩人。初學儒家、老、莊,二十一歲往太行恆山參見道安大師,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後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毗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
彬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采華盛的樣子。《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序》:「翰林總其菁華,典論詳其藻絢,彬蔚之美,競爽當年。」《文選.陸機.文賦》:「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
肅然增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肅然起敬」。見「肅然起敬」條。0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源) 
肅然生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遠公在廬山中,雖老,講論不輟。弟子中或有墮者,遠公1>曰:「桑榆之光2>,理無遠照;但願朝陽3>之暉,與時並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4>之徒,皆肅然增敬5>。 〔注解〕 (1) 遠公:即釋慧遠。東晉高僧,西元334∼416。俗姓賈,雁門樓煩人。初學儒家、老、莊,二十一歲往太行恆山參見道安大師,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後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毗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