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9.93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梵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誦唱佛經的聲音。唐.王勃〈遊梵宇三覺寺〉詩:「蘿幌棲禪影,松門聽梵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和佛教有關的。[例]梵音、梵宇、梵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如:「噪音」、「雜音」、「擴音」、「消音」、「樂音」、「音色」。
消息。如:「回音」、「佳音」、「福音」、「音信全無」。
腔調。如:「口音」、「鄉音」。
字的聲韻。如:「字音」、「注音」。
柔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柔和、安詳。唐.朱灣〈同清江師月夜聽堅正二上人為懷州轉法華經歌〉:「前心後心皆此心,梵音妙音柔軟音。」
法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梵語dharma-kośa的意譯。指佛陀教法的彙集。唐.王維〈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皆曲盡其妙戲為之贈〉詩:「蓮花法藏心懸悟,貝葉經文手自書。」
上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界。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唐.張九齡〈祠紫蓋山經玉泉山寺〉詩:「上界投佛影,中天揚梵音。」《西遊記》第五一回:「又不知是那裡降下來魔頭,且須上界去查勘查勘。」
佛教音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頌佛德的清淨音聲或曲調。釋迦牟尼時代,出家人對於歌舞的態度頗為謹慎,在他們圓寂後,為了宗教的傳教與教團的維持,遂有經典朗誦的產生,而逐漸發展成為音樂。佛教音樂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大盛於唐室宮廷,並促成唐代樂舞的高度發展。主要用於講經儀式、朝暮課誦以及道場懺法,藉以啟請十方諸佛菩薩、讚詠聖賢或誦持經典。由於所授淵源不同,故分為南北兩體,閩南以較熱鬧的鼓山調為主,後來並發展為子弟戲;北方則以正統的海潮音為主,所唱出的梵音如海浪般有波波相湧,層層相交之感。
同文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允祿等奉敕編撰。六卷。以梵文、藏文及滿文十二字頭,參照等韻四呼,三十六字母的異同,說明字音拼合的原理,而且以漢字注音,使漢語與梵音相貫通,對於研究音韻學有啟發作用。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