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49.99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庸諱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需要忌諱,直接說出。如:「無庸諱言,他是本公司最優秀的人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有所顧忌而隱避不說。如:「忌諱」、「諱言」、「避諱」、「直言不諱」。
表示避稱尊長名字的用語。用法如「父諱某某」。也可用來代指尊長的名字。如:「名諱」、「上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如:「無記名投票」。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須、必要。如:「無庸置疑」。
平常的、普通的。如:「平庸」、「庸才」、「庸俗」、「庸人自擾」。
愚笨、拙劣。如:「庸醫」、「昏庸」。
功勞。如:「酬庸」。
諱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所忌諱而不敢明說。《晏子春秋.內篇.雜上》:「君上好善,民無諱言。」《宋史.卷四五.理宗本紀五》:「似道自詭有再造之功,諱言歲幣及講和之事。」
2.拒絕勸諫。《後漢書.卷五七.劉陶傳》:「臣敢吐不時之義於諱言之朝,猶冰霜見日,必至消滅。」
無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須。《左傳.隱公元年》:「無庸,將自及。」《文明小史》第五三回:「這是官場通套,無庸細談。」也作「无庸」、「毋庸」。
2.無用。《詩經.王風.兔爰》:「我生之初,尚無庸。」
難言之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錢謙益.拔留庵︰「錢氏少為黨魁,晚托禪悅,生平頗多壹鬱難言之隱。」 2.釋義 隱︰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 3.用法 難以說出或不願說出的事情、原因。 4.義近.義反 義近 難以啟齒、難對人言、諱莫如深 義反 無有隱衷、無不可言、無庸諱言 5.例句 有難言之隱的人,通常都會彆彆扭扭的。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