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10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煩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煩擾苛細。《漢書.卷四.文帝紀》:「漢興,除秦煩苛,約法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著急不安。如:「煩躁」、「煩惱」、「煩悶」。
打擾或對別人有所要求的客套話。如:「煩勞」、「煩請」、「擾煩」、「煩您轉告」、「麻煩你了!」
雜亂、又多又亂。如:「煩忙」、「煩雜」、「煩瑣」。
事情做久了,令人生厭或失去興趣。如:「厭煩」、「每天都是同樣的菜,都吃煩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厲、暴虐。如:「苛刻」、「苛政」、「苛責」、「苛薄」、「苛求」。
煩瑣。如:「苛細」、「苛捐雜稅」。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猶「剛愎自用」。見「剛愎自用」條。 01.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四》:「荊公剛愎自任,新法煩苛,毒流四海,不忍君子之見排,甘引小人以求助,卒為其所擠陷,此豈天也哉!」 參考詞語︰剛褊自用注音︰ㄍㄤ ㄅ|ㄢˇ ㄗˋ ㄩㄥˋ漢語拼音︰gāng biǎn zì yòng釋義︰褊,狹。「剛褊自用」,義近「剛愎自用」。見「剛愎自用」條。 01.宋.蘇軾〈提舉玉局觀謝表〉:「伏念臣才不逮人,性多忤物。剛褊自用,可謂小忠。」 參考詞語︰專愎自用注音︰ㄓㄨㄢ ㄅ|ˋ ㄗˋ ㄩㄥˋ漢語拼音︰zhuān bì zì yòng釋義︰猶「剛愎自用」。見「剛愎自用」條。 01.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臣寮...
光風霽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五:「使荊公得從濂溪,沐浴於光風霽月之中,以消釋其偏蔽,則他日得君行道,必無新法之煩苛。」
義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2) 蘊藉:含蓄不外露。 (3) 裂冠毀冕:比喻破壞傳統文化。冠、冕,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 2、「填膺」: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據《全唐詩.卷二一四.高適》引)睹君濟時略,使我氣填膺1>。長策2>竟不用,高才徒見稱。一朝知己達,累日詔書徵。羽翮忽然就,風飆誰敢凌。舉鞭趨嶺嶠,屈指冒炎蒸。北雁送馳驛,南人思飲冰。彼邦本倔強,習俗多驕矜。翠羽干平法,黃金撓直繩。若將除害馬,慎勿信蒼蠅。魑魅寧無患,忠貞適有憑。猿啼山不斷,鳶跕路難...
怙惡不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ān釋義︰猶「怙惡不悛」。見「怙惡不悛」條。 01.《後漢書.卷四三.朱樂何列傳.朱暉》:「昔秦政煩苛,百姓土崩,陳勝奮臂一呼,天下鼎沸,而面諛之臣,猶言安耳。諱惡不悛,卒至亡滅。」 參考詞語︰怙惡不改注音︰ㄏㄨˋ ㄜˋ ㄅㄨˋ ㄍㄞˇ漢語拼音︰hù è bù gǎi釋義︰即「怙惡不悛」。見「怙惡不悛」條。 01.《封神演義.第八二回》:「豈得怙惡不改,又率領群仙布此惡陣?」
不可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宋代羅大經撰寫的《鶴林玉露》記載,王安石年少時,狂傲自滿,以為無人能及。他曾經帶著名片登門求見理學家周敦頤,結果一連三次都被拒絕在門外。王安石因此滿懷怨恨,不再上門求見。作者羅大經認為,周敦頤想挫王安石的銳氣,沒有什麼不對,但一連拒絕三次是過分了些。假使王安石能跟隨周敦頤學習,矯正偏頗的觀念,就不會有煩苛擾民的新法產生。「不可一世」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來指人驕橫自大,目空一切,以為他人無與倫比。
推心置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載,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推行改革政策,卻因法令煩苛,弄得民不聊生,四方分裂。此時劉秀兄弟也以恢復漢室為號召,擁立劉玄為更始皇帝,加入反王莽政權的陣容。劉秀待人誠懇,擅於用兵,軍民悅服。邯鄲一役,劉秀大敗莽軍,被劉玄封為蕭王。後來劉秀又北上擊敗強大的銅馬軍以及其他的割據勢力,戰敗軍隊紛紛投降。劉秀收編降卒,原先的首領也都分派官職。但是這些首領們仍然心存疑慮,深怕劉秀終會對他們不利。劉秀看出他們的心態,就下令讓他們仍然回去帶領自己的部隊,自己只帶著極少的隨從前去巡察。降將們看到劉秀對他們毫無戒心,十分信賴,便說:「蕭王把他的赤誠之心都推移到人家的肚子裡...
蓬頭垢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5) 嘗:同「嚐」,辨別滋味。 (6) 亂首:頭髮散亂。 (7) 垢面:汙穢不潔的面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