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狂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瘋狂的盡情歡樂。如:「徹夜狂歡」、「巴西一年一度的嘉年華會,人人都盡情的飲酒狂歡。」
狂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慶名。Tlustni Dni即豐富的日子,波蘭四月齋前的狂歡節。像大部分天主教國家一樣,波蘭在四月齋前最後數日到處可見跳舞、遊行與狂歡,村民穿著怪誕,戴著由麥 、皮革或木材做成的面具,遊行於街頭巷尾,有的扮成馬、羊、母雞等農場牲畜,也有象徵冬天名為Karnival的人物,還有死亡和Marzanna,隊伍最末是一個古代死亡女神,稍後將其畫像銷毀,意味著冬天逝去,此狂歡節象徵春天生命力之重返。重頭戲是年輕男子選擇中意的女子,競相標價,如經更進一步認識而女孩亦首肯,便付一些錢幣完成交易;到了復活節時,年輕人會得到女子給予的彩蛋,此即古老婚姻市集的遺俗。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沙拉歐;狂歡舞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沙拉歐」為西班牙十六世紀時的一種嘉年華會舞蹈遊戲,形式上像面具舞會(Masque)。跳舞的活動時間很長,如法國的戈蒂雍舞(Cotillon),且舞蹈中角色繁多,大夥兒鬧至深夜。通常在宮廷宴會後舉行,當作娛興節目的功能。一些較老式的「沙拉歐」在舞者中挑選舞王舞后,領著所有角色跳舞。整個狂鬧儀式由「執棒者」(Senor Bastonero)擔任節目主持人,負責舞會順利進行及領導稍後選出舞王舞后。「沙拉歐」以《梅呂哀舞》(Minuet)為開始和結束的舞曲。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狂歡節彌撒戲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種類名詞。一種原先設計在聖灰瞻禮日的前一個禮拜二(Shrove Tuesday),也就是基督教大齋期開始前的最後一天,所表演的宗教作品。劇中使用天主教禮拜儀式、社會道德標準;源自天主教彌撒的音樂、面具、人偶、以及像聰明的愚人這類角色等要素。自十五世紀開始,並且在許多基督教文化中發現,這種戲劇類型在朱莉古登塔(Julie Taymor-Elliot Goldenthal)創作的《瓊德里安》(Juan Darien)中以全新的方式呈現。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興、快樂。如:「歡喜」、「歡悅」、「歡天喜地」、「歡聚一堂」。
愛人。如:「舊愛新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任情恣意、不受拘束。如:「狂歡」、「狂笑不已」。唐.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詩:「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宋.蘇舜欽〈依韻和伯鎮中秋見月九日遇雨之作〉詩:「放歌狂飲不知曉,爛熳酌客山嶽頹。」
壯志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元.楊維楨〈感時〉詩:「壯志凌雲氣食牛,少年何事苦淹留?狂歡鳴鳳聊自慰,舊學屠龍良已休。」
宿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前一天延續到第二天的酒醉。[例]他們昨晚狂歡慶功,現在大家都還宿醉未醒。
嘉年華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嘉年華為英語carnival的音譯。天主教及東正教地區在四旬節前三天至七天內,舉行以食肉嬉戲、縱酒狂歡、縱情歌舞盛會。也稱為「狂歡節」、「謝肉祭」。
邱妙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彷彿每部作品都是在寫自己最深刻的故事。 著作邱妙津的主要著作有《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鬼的狂歡》等,其中《鱷魚手記》為其最重要之作品。以下略為介紹《鱷魚手記》這部描寫同性戀的小說,此書可說是作者自己的故事再現,全書最為吸引人之處,在於作者把強烈的戲劇效果加在主線敘述上,也就是「鱷魚」。作者在書中,將鱷魚描繪成一個為了避免引起注意,所以隨時隨地都穿上人皮,假裝自己是人類的「人形鱷魚」,在二十世紀末的台灣社會中,同性戀還不如今日受多數人的認同,同性戀者只能辛苦地隱藏自己的真實身分,然而產生不少悲哀。書中鱷魚所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