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猴鼓舞     
瀏覽人次:152 收藏人次:0
舞名。苗族傳統民間舞蹈。流傳於湖南省西部花垣、保靖、古丈、吉首等縣苗族聚居地區。據說該舞早年根據有人路經寺廟,曾見群猴在廟中偷吃供果,上竄下跳於供桌之上,樑柱之間,而碰響大鼓,在一陣驚恐騷亂後,又競相擊鼓嬉戲的情景而創作,流傳至今。是當地年節、喜慶時,由三人或多人模擬猴子各種習性與擊鼓姿態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表演時,鼓架上置大鼓一面,由一名鼓手在鼓後負責擊鼓作樂,另一鼓面面朝舞者。舞者著猴裝,畫猴臉譜。一人扮演老猴,其餘為眾小猴。舞蹈動作多為:捉虱子、搔癢、偷桃、啃吃包穀、盪鞦韆、看鼓、試鼓、驚鼓、相互嬉戲等。擊鼓方式和技巧類似苗族《單人鼓舞》和《雙人鼓舞》。扮演猴子的舞者可以拳擊鼓,也可以槌擊...
    
瀏覽人次:14062 收藏人次:5241466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13741 收藏人次:4823816
一種打擊樂器。用獸皮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如:「定音鼓」、「京韻大鼓」、「擊鼓鳴冤」。
敲擊、拍擊。如:「鼓掌」、「鼓琴」。
激勵、使振作。如:「鼓勵」、「鼓舞士氣」。
振動。如:「鼓動」、「鼓翅」。
突出、漲起。如:「鼓著腮幫子」、「鼓著一肚子的氣」。
    
瀏覽人次:10233 收藏人次:4082178
一種哺乳類動物。臉部無毛,頰下有囊,臀部有疣及短尾;四肢可握物,能用後肢行走,善攀爬,常棲於樹上。如:「猴子」。
謂小孩子靈巧頑皮的謔語。如:「這孩子多猴啊!」
猴急:譏笑人急躁。如:「看你這猴急的性子,好端端的事都被你弄砸了。」
鼓舞     
瀏覽人次:9354 收藏人次:1128167
1.鼓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我當初實是不知稼穡,受人鼓舞,朝歌暮樂,耗了家私。」
2.鼓勵。《文明小史》第一三回:「知道的說我棄瑕錄用,鼓舞人材。」
3.因為歡悅而興奮。如:「歡欣鼓舞」。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