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10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眇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眼睛美麗動人的樣子。《楚辭.屈原.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唐.白行簡〈望夫化為石賦〉:「憑高流盼,心搖搖而有待,目眇眇而不見。」
2.微小的樣子。《書經.顧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禮,而未及臨饗。眇眇小子屬當聖業。」
3.高遠的樣子。漢.揚雄〈甘泉賦〉:「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昏亂。」晉.陸機〈文賦〉:「心懍懍以懷霜,志眇眇而臨雲。」
眇眇忽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渺茫不清。漢.司馬相如〈子虛賦〉:「眇眇忽忽,若神仙之髣髴。」明.王鏊〈洞庭兩山賦〉:「中有山焉,七十有二,眇眇忽忽,如蓬壺方丈之彷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微、微小。如:「眇眇」、「眇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尖銳的小山。《說文解字.山部》:「巒,山小而銳。」《楚辭.屈原.九章.悲回風》:「登石巒以遠望兮,路眇眇之默默。」宋.洪興祖.補注:「山少而銳曰巒。」
臨深履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臨深履冰注音︰ㄌ|ㄣˊ ㄕㄣ ㄌㄩˇ ㄅ|ㄥ漢語拼音︰lín shēn lǚ bīng釋義︰猶「臨深履薄」。見「臨深履薄」條。 01.《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高貴鄉公髦》裴松之注引《帝集》:「以眇眇之身,質性頑固,未能涉道,而遵大路,臨深履冰,涕泗憂懼。」 02.晉.葛洪《抱朴子.外篇.君道》:「誠能事過乎儉,臨深履冰,居安不忘乘奔之戒,處存不廢慮亡之懼。」 參考詞語︰履薄臨深注音︰ㄌㄩˇ ㄅㄛˊ ㄌ|ㄣˊ ㄕㄣ漢語拼音︰lǚ bó lín shēn釋義︰猶「臨深履薄」。見「臨深履薄」條。 01.《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列傳上.張蘊古》引唐.張蘊古〈大寶箴〉:「撫茲庶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圍繞、纏繞。《文選.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詩》:「眇眇孤舟遊,綿綿歸思紆。」
鄭愁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學院講座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筆名「愁予」二字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16歲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隨後出版《窗外的女奴》、《衣缽》、《雪的可能》、《燕人行》、《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部詩集。在大眾間以《錯誤》一詩中「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的名句,頗具知名度。康熙圖書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版鄭愁予,本名鄭文韜,河北省寧河縣人,民國二十二年生於山東省濟南市。台灣省立法商學院(今國立台北大學法商學院)會計統計系畢業。曾應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研究...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殘鍾廣陵樹。  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秋山起暮鍾,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寄洪州幕府盧二十一侍禦(自南昌令拜,頃同官洛陽)  忽報南昌令,乘驄入郡城。同時趨府客,此日望塵迎。  文苑台中妙,冰壺幕下清。洛陽相去遠,猶使故林榮。 經少林精舍,寄都邑親友  息駕依松嶺,高閣一攀緣。前瞻路已窮,既詣喜更延。  出巘聽萬籟,入林濯幽泉。鳴鍾生道心,暮磬空雲煙。  獨往雖暫適,多累終見牽。方思結茅地,歸息期暮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間打獵。《廣韻.平聲.蕭韻》:「獠,夜獵也。」《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眇眇忽忽若神仙之髣髴,於是乃相與獠於蕙圃。」
小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稱的謙詞。《書經.顧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三國演義》第五七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當於兄長處極力舉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