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素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日的修養。《後漢書.卷七四下.劉表傳》:「越有所素養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眾來。」
文化素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素養是指能夠流利地運用一個文化中的主要慣用語、暗示、或非正式的內涵等。從簡單地能看懂路標,到瞭解與歷史背景有關的俚語,文化素養意味著能夠瞭解文化,並進而能反省文化。然而,光是知道某些文獻是不夠的,正如生活乃是錯綜複雜地交織著藝術、表達、歷史與經驗。因此,文化素養往往需要熟悉許多瑣事,以及透過這些瑣事所構成的語言或集體經驗或知識。由於是集體經驗或背景,因此,文章或知識的創作者,往往假定讀者已經瞭解或已經掌握了該文化的內涵。   文化是個複雜的概念,大體而言乃指影響著某一族群人們的價值、規範、傳統,也影響著這群人如何認知、思考、互動、行為方式、世界觀等。因此,文化素養的建立,有賴文化能力(...
資訊素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是一個自21世紀開始興起的新名詞,是一種知識管理的策略。根據美國德薩斯大學圖書館的資訊素養導修網頁 (英語)指出,資訊素養是一種“使人能夠更有效地選擇、尋找及評估傳統或網上資源的技巧”。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是確認資訊、檢...
數位素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是運用電腦及網路資源的能力。根據Paul Gilster在1997年定義的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它是以不同形式來瞭解並且使用電腦廣泛資源的能力』。Paul Gilster 在1998 年發表的“Digital Literacy”一書中,又定義數位素養定義為『取得電腦網路資源,並加以應用的能力』。而數位
環境素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受自然薰陶、並對自然關愛,瞭解整體環境組成間的相互依賴及責任所需的知識及情懷稱之。相對於產生環境污染的環境文盲(environmental illiterates),無知已成為破壞環境的殺手。因此聯合國將1990年訂為環境素養年,定義環境素養為:全人類環境素養為全人類基本的功能性教育,它提供基礎知識、技能和動機,以配合環境的需要,並有助於永續發展。
核心素養/能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核心素養是指一組最重要的能力,使個人得以過著成功與負責任的生活;使社會得以面對現在與未來的挑戰。核心素養又稱為「基本能力」或「關鍵能力」,而素養(competence)或譯為能力一詞,在英語中常與「ability」,「capacity」,「skill」,及「proficiency」等詞互用。根據歐盟(European Union, EU)的界定,能力乃是知識、技能與態度的整合,並能運用於特定的情境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強調能力的概念更廣於知識與技能,涉及了在特別的情境中...
OECD (2004). Completing the founda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 An OECD survey of upper secondary schools. OECD: Paris.
European Commission. (2005). Lifelong learning and key competences for all: Vital contribution to prosperity and social cohesion. Retrieved January 16, 2008, from http://europ...
資訊科技與人文素養的統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資訊科技與人文素養的統整1.1 網路犯罪1.2 正確使用網路的態度1.3 善用網路科技擴大人文關懷 資訊科技與人文素養的統整認識網路規範,了解網路虛擬特性,並懂得保護自己。認識網路犯罪:了解網路犯罪型態,避免誤觸法網及受害。正確使用網路的態度:適時應用資訊科技,透過網路培養合作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善用網路科技擴大人文關懷:建立科技為增進整體人類福祉的正確觀念,善用資訊科技作為關心他人及其他族群的利器 。 網路犯罪認識網路犯罪隨著網路及資訊...
資訊素養六大技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ig6(Big Six Skills,簡稱 Big6)中文稱為大六教學法或資訊素養六大技能,是一種採用問題解決模式的教學法,由Eisenberg & Berkowitz在1990年提出,最早是由學校的圖書教師配合學科教師,共同設計課程,從問題思考、資料搜尋和完成報告的過程中,學習找尋資訊和利用資訊科技來有效學習的方法,是一種針對資訊時代提升學習技能的教學法。Big6大六教學法可以針對特定的學科,研擬適合學生程度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產生資訊需求,再逐步引導找尋、取得和使用資訊,是整合了資訊需求、並指導利用資訊科技來尋找資訊、使用資訊、應用資訊與評估資訊的系統化過程。六個步驟包括:(1)定義:包...
Eisenberg, M. B. & Berkowitz, R. E. (1990). Information problem-solving: The Big Six skills approach t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kills. Norwood, N. J.: Ablex publishing Corp.Eisenberg, M. B. & Berkowitz, R. E. (1999). Teaching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skills: The Big6 in elementary schools. Worthing...
電腦素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電腦普及的資訊化社會,一個人掌握電腦知識之多寡及操控電腦的能力。所謂電腦素養包括使用或編寫電腦程式的能力、利用電腦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認識電腦對人文、社會、經濟、心理等影響的能力。
  「素養」二字不能僅就字義而言,看做是對某領域知識的了解和辨別,必須包含運用該領域知識的經驗與技能(Luehrman, 1980)。素養通指一個人對某領域知識的了解程度,技能的熟練程度和態度,例如數學素養就是指對數學領域知識的了解程度,數學技能的熟練程度。
  自電腦發明以來廣泛應用,進入了資訊時代,因此電腦素養就變成人類生活在資訊社會中,所必須具備的知能之一。
  電腦素養指資訊認知與技術二方面,在認知方面,包含(1)資訊文化:知道電腦於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及(2)資訊知識:知道電腦的基本知識;在技術方面包含(1)使用資訊的能力:知道如何操作電腦;(2)處理資訊的能力:推...
  所謂電腦素養是指一個人對電腦領域知識的了解程度、電腦技能的熟練程度、以及對電腦的心態。有專屬領域上的差異,而同一領域也會因人而有程度上的差異。其狹義的定義為一般人們所必須知道的有關電腦(或如何利用電腦)的知識與技術。不僅是要知道如何使用電腦或設計程式,更必須知道電腦如何地被廣泛使用以及電腦化的結果。電腦素養之名詞常與「電腦與社會」或「電腦所擔任的社會任務」等名詞混用。
  電腦素養的課程應包含下列幾個目標:(1)程式設計及演算程序:(2)電腦使用技巧;(3)軟、硬體的原理;(4)主要用途及應用原理;(5)電腦使用限制;(6)對個人及社會所帶來的衝擊;(7)適當的評價及態度。除了傳...
多元素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元素養的概念有兩種指涉,其一是指語言使用能力的多元。由於資訊傳播科技的影響,世界地球村的興起,世界變小,人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人的溝通成為尋常可能。然而同一種語言在不同的地區,可能有不同的使用方式,於是人需要同時學習語言和文化,才能有效在地球村與人無礙溝通,這樣的語言能力,稱為多元素養,此名稱之用法從英國New London Group而來。第二種指涉是指資訊傳播科技改變人類的溝通方式,傳統書寫、文字、印刷的模式以外,新增許多新的人際傳播和書寫工具,人需要新的訊息接收和傳播能力,能夠書寫、閱讀以外,能使用廣泛的資訊傳播工具、數位社群媒體等從事日常生活的運作,這樣的多元資訊處理和溝通能力,稱為多元...
吳美美(1996)。課程改革和資訊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4,32-39。Sollars, Valerie (2002). Issues in Multi-Literacy. Strasbourg : Council of Europe Publishing.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