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綁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紮束褲管的布條或鬆緊帶。主要便於行動,同時能達到保護小腿與足踝的功用。
綁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綁腿褲,是台灣原住民族常見的男子衣著,又稱後敞褲,僅遮蓋腰部以下、腳踝以上的正面肢體,背後敞開,以連褲腰帶、繫帶綁縛於腰、腿部,只露出背面大腿的一部分。 過去,排灣族男子平日並不穿著此種綁腿褲,只有工作或打獵時,為保護腿部而穿著動物皮製的綁腿褲,以及慶典祭儀或婚禮的盛裝場合中穿著帶有織紋的綁腿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繩索或絲線纏繞束起。如:「繫綁」、「反綁」、「綁住」。
綁架:挾持人質,以敲詐金錢的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或單指腳掌以上的部分。如:「大腿」、「小腿」、「玉腿」、「拔腿就跑」。
器物底部像腿一樣,用來支撐物體的部分。如:「桌腿」、「椅腿」。
火腿的簡稱。如:「雲腿」、「宣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縢。即綁腿。《廣韻.入聲.職韻》:「幅,行縢名。」《左傳.桓公二年》:「帶裳幅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行縢。包裹在足脛上,使跳騰輕便。俗稱為「綁腿」。《詩經.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句下漢.毛亨.傳:「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漢.鄭玄.箋:「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禮記.內則》:「偪屨著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綁腿布。《戰國策.秦策一》:「羸縢履蹻,負書擔橐。」
泰雅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82-198)(註四P.048) 服飾泰雅族的衣服大致可以分為七類,包括筒袖、背心、方布、胸兜、綁腿、裙布、披風。男女服裝剪裁各有不同,男子戴帽子,女人纏頭巾,綁腿也是只有女人才使用的。泰雅族精於編織,他們以水平背帶織布機織布,材料以草麻為主,後來才自漢人取得棉線。泰雅族所之入之色線多屬紅、黑、藍三色,且多採幾何圖案,以紋樣粗大為特色,紋樣包括條紋、曲折紋、方格紋、三角紋及特殊的菱形紋。(註一P.79)(註三P.120-121) 關鍵字中文關鍵...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