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脫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成原稿。《宋史.卷四二九.道學傳三.朱熹傳》:「又有儀禮經傳通解未脫稿,亦在學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掉落。如:「脫皮」、「脫髮」、「脫毛」。
離開、避開。如:「脫逃」、「脫罪」、「擺脫」、「脫節」、「脫險」。
失誤、漏掉。如:「脫字」、「脫漏」。
取下、解下、除去。如:「脫帽」、「脫衣」、「脫鞋」、「脫水」。
率性不受拘束。如:「灑脫」。
貨物出售。如:「這東西來路不明,很難脫手。」
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文章或圖畫的底本。如:「草稿」、「畫稿」、「手稿」、「底稿」。
文章。如:「稿件」、「稿費」、「投稿」。
事先考慮的計劃。如:「腹稿」。
口誅筆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岱,字宗子、石公,號陶庵,明末清初浙江山陰人。張岱不僅長於文學,且長於史學,重要的著作是《石匱書》。此書張岱寫了近五十年才脫稿,花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有些看過此書的大老認為,《石匱書》雖然寫得很好,但是沒有順應潮流擁戴東林學派,恐怕不合時宜,張岱心中十分不服,在〈與李硯翁〉的信中強調了言論自由的重要,他認為,有健全的輿論才有健全的政治。又引到宋代呂祖謙的話:「見辱於市人,越宿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意思是說:被一般人羞辱,過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就是君子為什麼要常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老奸巨猾的人...
出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撰作的詩文,方才脫稿。《陳書.卷二六.徐陵傳》:「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傳寫成誦。」
筆誅口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誅筆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張岱,字宗子、石公,號陶庵,明末清初浙江山陰人。張岱不僅長於文學,且長於史學,重要的著作是《石匱書》。此書張岱寫了近五十年才脫稿,花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有些看過此書的大老認為,《石匱書》雖然寫得很好,但是沒有順應潮流擁戴東林學派,恐怕不合時宜,張岱心中十分不服,在〈與李硯翁〉的信中強調了言論自由的重要,他認為,有健全的輿論才有健全的政治。又引到宋代呂祖謙的話:「見辱於市人,越宿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意思是說:被一般人羞辱,過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就是君子為...
完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脫稿
夏目漱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89年,就學期間的夏目因受好友正岡子規等人影響而開始寫作;同年9月9日,他的漢文暑假遊記《木屑錄》脫稿。《木屑錄》不僅是漱石最早彙集成冊的作品,且署名為「漱石頑夫」。漱石二字來源於唐代《晉書》的故事漱石枕流,一開始是子規的筆名,為夏目借用,並最終成為了他的正式筆名「夏目漱石」。1895年,在愛媛縣松山中學任教,後又去熊本縣執教;這段經歷後來體現在他的小說《哥兒》中。1896年,夏目在家人的安排下與貴族院書記官長中根重一的長女鏡子結婚。這一時期夏目在俳句界較為活躍聲名鵲起。1899年10月28日,33歲的夏目抵達倫敦,開...
口伐舌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誅筆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張岱,字宗子、石公,號陶庵,明末清初浙江山陰人。張岱不僅長於文學,且長於史學,重要的著作是《石匱書》。此書張岱寫了近五十年才脫稿,花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有些看過此書的大老認為,《石匱書》雖然寫得很好,但是沒有順應潮流擁戴東林學派,恐怕不合時宜,張岱心中十分不服,在〈與李硯翁〉的信中強調了言論自由的重要,他認為,有健全的輿論才有健全的政治。又引到宋代呂祖謙的話:「見辱於市人,越宿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意思是說:被一般人羞辱,過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就是君子為...
仇兆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仇兆鰲(1638年-1717年),字滄柱,號知几子,甬江(今浙江寧波城區)人。明末清著名學者。 簡介康熙二十四年進士,官至吏部右侍郎,遭彈劾,託病辭官歸。少與黃宗羲交遊,探討性命之學,宗羲有詩《贈仇滄柱》。著作多種,有《四書說約》、《杜詩詳註》等,其中清康熙三十二年脫稿的《杜詩詳註》為杜甫詩學研究集大成之作,成就極高。研究《周易參同契》、《悟真篇》,精深入微。仇兆鰲另好陰陽仙術,著有《古本周易參同契集注》、《悟真篇集注》,陶素耜推崇此書「事理貫通,深達道妙」、「美不勝收」,晚年幡然省悟而止[1]。清康熙五十六年(1...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