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膈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體腔中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膜狀肌肉。其收縮和鬆弛參與形成呼吸現象,並與哭泣、嘔吐、打嗝、咳嗽等動作的進行有關。如:「膈膜和肋間肌幫助肺來完成呼吸動作。」
膈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體內分隔胸腔、腹腔的肌肉質膜,由肌肉與肌腱所組成,藉其收縮、鬆弛而幫助達成呼吸作用。簡稱為「膈膜」。也稱為「橫膈」。
橫膈;橫膈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分膈胸腔和腹腔之間肌肉性的膜。呈上方凸型的圓頂狀。前方起端自胸骨劍突(Xiphoid process)。側面起於下方的肋骨,後方起於上三個腰椎,形成圓頂狀凸面的胸腔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植物體內像薄皮的組織。如:耳膜、橫膈膜、竹內膜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隔動物體腔的膜狀組織。例如分隔胸腔與腹腔的膜狀肌肉,稱為「膈膜」、「橫膈膜」。
病入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膏,心下脂肪;肓,心臟和橫膈膜之間。中醫之「膏肓」即指心之下,膈之上的部位。膏肓相傳是身體內藥力所不及的地方。「病入膏肓」原指病位深隱難治,病情危重,無藥可救。典出《左傳.成公十年》。後用「病入膏肓」比喻人、事已到無可挽回的程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體心臟下、橫膈膜上的部位,古代認為是藥力無法到達的地方。如:「病入膏肓」。《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晉書.卷五六.孫楚傳》:「夫療膏肓之疾者,必進苦口之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古代稱心臟與橫膈膜間的部位。如:「病入膏肓」。《左傳.成公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晉.杜預.注:「心下為膏。」
蒴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的果實由數個子房相合而成,內含許多種子,成熟後則裂開,其裂開的方式有孔裂、橫裂及縱裂等。[例]百合、罌粟、芝麻等的蒴果成熟後,沿著膈膜縱裂開來。
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體心臟與橫膈膜之間的部分。舊說以為是藥效無法達到的地方,故引申為病症已達難治的階段。《西遊記》第一○回:「病勢已入膏肓,命將危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