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2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蟾蜍角鮟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鰭鰭條5-6,臀鰭鰭條4,胸鰭鰭條13-14,無腹鰭。上頜齒12-49,下頜齒15-48。體呈圓形,略為側扁;頭部與身體無明顯區別。鰓蓋不明顯,具有一管狀開口。口大,向後延伸超過眼睛。眼睛相當小。第一背鰭棘特化為吻觸手,基部位於碟耳骨棘後方之背部;吻觸手相當長,為體長之112-143%;吻觸手末端具有餌球,為發光器;餌球末端僅有一末端乳突,略為延長。胸鰭呈扇形;背鰭及腹鰭小,相當接近尾鰭基部;尾鰭成扇形,中央四鰭條分叉。體表具有微細棘,需放大鏡方可觀察。體色全黑。(何宣慶 2012/12)
邵氏蟾蜍角鮟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側扁,呈圓盤形;表皮附有發達微細棘;口中大,口裂未延伸過眼部睛;蝶耳骨具棘;舌頷骨雙頭型;胸鰭位於身體中央偏後、無色素覆蓋;鰓孔位於胸鰭基部後方,孔小,約15mm;背鰭及臀鰭鰭條僅非常少部分皮膚具色素覆蓋;尾鰭鰭條皮膚無色素覆蓋;背鰭、尾鰭及臀鰭幾乎相連接,尾柄部位不明顯;吻觸手基部位在背部中央,分支相當發達,且具有相當多的細絲;牙齒分佈不甚密集,下頷齒略為較強壯且長;鋤骨較為平直,牙齒左右各四齒。吻觸手長73% SL;頭長45% SL;頭高52% SL;額骨外側最窄長12% SL;兩蝶耳骨棘長32% SL;上頷長35% SL;下頷長50% SL;眼部睛直徑長5% SL。主鰓蓋骨上分叉約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獸類頭上或鼻前長出的硬質突狀物。如:「牛角」、「羊角」、「鹿角」、「犀牛角」。
幾何學上稱兩直線相交所夾成的空間。如:「直角」、「鈍角」、「對頂角」。
地理學上指陸地向海中突出的部分。如:「鼻頭角」、「好望角」。
方向、方位。如:「東北角」、「西南角」。
邊緣。如:「牆角」、「桌角」、「角落」、「屋角」。
競爭、較量。如:「角力」、「口角」、「角逐」。
角膜:眼球表面的透明薄膜。具有保護及折射光線的作用。
吹管樂器之一。多用於軍隊中。如:「號角」。
量詞。用於計算貨幣的單位。十角等於一元。
演員。如:「主角」、「配角」、「丑角」、「角色」。
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
蟾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體型肥大,性遲緩,不能鳴,常棲於陰溼之地。皮膚有疣,可分泌毒液。也稱為「癩蛤蟆」、「戚施」、「詹諸」。
2.語出《淮南子.精神》:「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後用為月亮的代稱。唐.劉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幾回鴻雁來又去,腸斷蟾蜍虧復圓。」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月也你本細如弓一半兒蟾蜍,卻休明如鏡照三千世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蟾蜍:一種冷血動物。體型肥大,動作遲緩,不能鳴叫。皮膚有疣,可分泌毒液。常棲息於陰溼之地。或稱為「癩蛤蟆」。如:「蟾蜍的毒液對人類並無大害,只是用來嚇阻小動物及昆蟲。」
鮟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體縱扁,像琵琶狀,口寬大,常臥於海底,為海深魚類。也稱為「琵琶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蟾蜍:一種冷血動物。體型肥大,動作遲緩,不能鳴叫。皮膚有疣,可分泌毒液。常棲息於陰溼之地。或稱為「癩蛤蟆」。如:「蟾蜍的毒液對人類並無大害,只是用來嚇阻小動物及昆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鮟鱇」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鮟鱇」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