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誣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意陷害、冤枉。《新唐書.卷二○二.文藝傳中.李邕傳》:「復坐誣枉,且得罪,天子識其名,詔勿劾。」《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是一個少年官人,因仇家誣枉,失了官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冤屈、冤陷。如:「冤枉」、「枉死」。
邪曲不正。如:「矯枉過正」。
白白的、徒然。如:「枉然」、「枉費」。
屈就。客套話。如:「枉駕」、「枉顧」。
扭曲、歪曲。如:「枉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不實的言語陷害人。如:「誣賴」、「誣陷」、「誣告」。
曾參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參在費地時,有一個與他姓名相同的人殺了人,誤傳為曾參殺人,曾母起先不信,但經人再三的傳告,便信以為真,丟下手中正在織布的杼,嚇得逃跑了。典出《戰國策.秦策二》。後比喻流言可畏或誣枉的災禍。唐.韓愈〈釋言〉:「市有虎,而曾參殺人,讒者之效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二齣:「這冤怎伸,硬疊成曾參殺人!」也作「曾母投杼」。
誣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誹謗、詆毀、毀謗、造謠、汙蔑、誣賴、誣枉、歪曲
誣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誣枉
曾母投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母,指曾參的母親。杼,織布用的梭。曾母投杼指因曾母再三聽說曾參殺人,終於心生恐懼,丟下手中梭具踰牆逃走。比喻流言可畏或誣枉的災禍。《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朕以不明,雖有曾母投杼之疑,猶冀言者不信,以為國福。」南朝梁.簡文帝〈六根懺文〉:「讒言三至,曾母投杼,端木一說,越霸吳亡。」也作「曾參殺人」。
辨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明事情的誤會過程來消除已受的冤枉。如:「他的冤枉已經辨白了。」《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慧澄道:『是一個少年官人,因仇家誣枉,失了官職,只求一情,即到吏部辨白是非,求得復職,情愿送此珠子。』」也作「辯白」。
參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殺了人,那麼連對他最有信心的母親也會相信,可見流言的可畏。後來「曾參殺人」就被用來比喻流言可畏或稱誣枉的災禍。
霹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空誣賴。《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八:「楊二郎當不過屈打,也將霹誣枉禁事情,在上司告下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