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6.15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負增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操作制約學習(operant conditioning)中,在期望的行為出現時,則呈現令行為者感到喜愛的刺激,對該行為是正向增強,使行為出現的機率增加。但是,也可以在不期望的行為出現時(或出現之後),移去令行為者嫌惡的事物或刺激,以增加該行為出現的機率。此種以排除嫌惡事物或刺激而增強行為的方法,稱為負增強。由負增強所促進的行為反應,稱之為逃離反應(escape response)。所移去的嫌惡事物或刺激稱為負增強物(negative reinforcer)。
負增強_negative_reinforcemen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負增強是行為改變技術的一種,是採用行為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的原理原則而發展出來的一套客觀、有系統的處理技術,對於許多問題行為的處理,已能獲得臨床實證的效果。一般常用以下的技術:正增強、負增強、分化增強、消弱、隔離、反應代價。 定義動物不喜見的事物一直持續,直到行為出現才消失,於是行為變得較常發生。例:狗狗想睡覺,你一直戳牠煩牠,於是牠鑽到你沒法搆到牠的牀底下,以後牠常常會鑽到牀底下睡覺。透過停止施予學生所厭惡的刺激或撤除
負增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負增強作用中,個體行為反應時或行為反應後,因為令個體嫌惡的事物或刺激被移走,該行為反應乃獲得增強。此被移走的嫌惡的事物或刺激稱為負增強物。例如電擊中的白鼠因按鈕而停止電擊,按鈕的反應獲得增強,此時的電擊便是負增強物。又如,學業成績失敗有留級威脅的學生,因努力用功而提高學業成績。努力用功為預期的行為反應,而學業成績失敗的留級威脅便是負增強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健壯有力。如:「強健」、「強壯」、「強勁」。
使力令人屈服。如:「強暴」、「強占」。
勢力大的。如:「強大」、「豪強」、「強權」、「世界強國」。
勝過、比較好。如:「他的表現比我強。」
表示數量有餘。如:「三分之二強」。
逼迫。如:「勉強」、「強人所難」。
固執。如:「倔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肩背物。如:「負薪」、「負荊請罪」。
背棄、違背。如:「辜負」、「忘恩負義」。
與「正」相反。如:「負電」、「負極」、「負數」。
憑仗。如:「自負」。
擔荷、承擔。如:「身負重任」。
靠、背對。如:「負山面海」。
遭受。如:「負傷」。
享有。如:「素負盛名」。
虧欠、拖欠。如:「負債」。
失敗。如:「勝負分明」、「不分勝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添加、加多。如:「增加」、「增值」、「有增無減」、「勇氣倍增」、「為國增光」。
增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強法運用在課程與教學上,有所謂的正增強與負增強。教師可藉由正、負增強來促使學生表現出教師所期望的行為。 正增強如:學生順利完成作業,教師給予讚美,使學生感覺有成就,稱為正增強。 負增強如:移除學生所討厭的事物,來促使該行為的發生,稱為負增強
增強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增強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2 增強(reinforcement)2.1 原級增強物和次級增強物2.1.1 原級增強物(primary reinforcer)2.1.2 次級增強物(secondary reinforcer)2.2 正增強和負增強2.2.1 正增強物和正增強2.2.2 負增強負增強2.3 內在增強物和外在增強物3 懲罰(pun...
訓練價值。行為論者認為增強作用是行為習得的關鍵,個體的反應若能帶來回饋,就會被增強而保留這個行為。正負增強作用就是操作制約的概念,而懲罰則是企圖藉由懲罰的實施,來阻止個體再次表現不當的行為。行為學習理論在教學方面的應用有「行為改變技術」(behavior modification)和「編序教學」(programmed instruction)等。此派理論者認為學習是外顯行為改變的歷程,因此對於學習時的內在心理變化並不重視,又因為強調外在環境對學習的影響,因此主張應訂定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目標來做為教學活動的指引,並鼓勵使...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甜牛奶注入口中,仍可訓練舉右手垂直。另一強壯白痴,以口香糖為增強物,訓練吞食藥丸。都是成功的例子。負增強作用負增強是一種威脅,但尚未執行;若不當行為一發生,立刻執行威脅,就是處罰。換言之,負增強是免於受制裁或痛苦的威脅,而增強目標行為,做出合格行為,以脫離痛苦厭惡的情境。負增強作用的語法是:假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