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鄰人     
瀏覽人次:1233 收藏人次:0
居處相近的人。《列子.湯問》:「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他出言不遜,鄰人就把他毒打不休,須臾身死。」
  外部性是指經濟體系中的某一個體B,採取某特定行為時,對A之效用函數(當A是消費者時)或生產函數(當A是生產者時)中的實質變數產生影響,且B並不以為意其對A的福利水準產生影響時,此時「外部性」即產生了。通常這種福利的變化,並未透過市場價格的變動而反映,因此B之某特定經濟行為所造成的社會成本中,就有部分成本不必自己負擔,或有部分利益不能歸自己享受,這個部分我們稱之為外部性。個別而言,前者稱為外部不經濟或外部成本(external diseconomies or external cost),後者稱為外部經濟或外部效益(external economies or external benefit...
    
瀏覽人次:16416 收藏人次:2678800
居住在隔壁或附近的人家。如:「鄰居」、「鄰人」、「遠親不如近鄰」。
    
瀏覽人次:13535 收藏人次:28575078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塞翁失馬     
瀏覽人次:78909 收藏人次:3295680
邊塞附近有戶善於養馬的人家,某天,家中的馬兒忽然跑到胡地去了,鄰人們都前來安慰。父親卻不在意地說:「這沒什麼好難過的,怎知不會帶來什麼好運呢?」過了幾個月,那走失的馬居然帶著一群胡人的駿馬回來,鄰人都來道賀。但是父親卻說:「這也不必太高興,怎知不會是災禍的前兆呢?」果然不久,兒子在騎馬時跌斷了腿,鄰人又趕來慰問。父親說:「腿跌斷了,怎知不是我們的福氣呢?」過了一年,胡人入侵,當地年輕人都被召去作戰,大多數人不幸戰死,兒子卻因為瘸腿,保全了性命。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塞翁失馬,安知非福」或「塞翁失馬」,用來比喻因禍得福。
    
瀏覽人次:57079 收藏人次:4954429
2.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愚公移山     
瀏覽人次:33026 收藏人次:1036191
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20>,叩石墾壤21>,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22>有遺男23>,始齔24>,跳25>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26>!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27>曰: 「汝心之固28>,固不可徹29>,曾不若30>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31>以應。操蛇之神32>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33>。帝感其誠,命夸蛾氏34>二子負二山,一厝35>朔東36>,一厝雍南37>...
鴻鵠之志     
瀏覽人次:27576 收藏人次:1464893
「鴻鵠之志」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人有像鴻鵠一舉千里的遠大志向。《呂氏春秋.士容論》記載:齊國有一個人很會相狗,他鄰居託他買一隻能捕鼠的狗,過了一年才買到。他告訴鄰居說:「這是一條好狗。」鄰居養了幾年,那狗卻不捕鼠,他就告訴相狗的人。那人對他說:「這是一條好狗,牠的志向在追逐獐麋豕鹿,而不在捕鼠;你把牠的腳綁起來,牠就會開始捕鼠了。」鄰人就把狗的後腳綁著,狗果然捕鼠了。驥驁的氣勢,鴻鵠的大志,有可以印證人心的,就是精誠,有了精誠之心,自然神人相應,那是不能用言語說明的。後來「鴻鵠之志」被用來比喻志向遠大。
    
瀏覽人次:25491 收藏人次:1558280
2.持、拿。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紕漏》:「婢擎金澡盤盛水,瑠璃碗盛澡豆。」唐.杜甫〈正月三日歸溪上有作簡院內諸公〉詩:「藥許鄰人斸,書從稚子擎。」
    
瀏覽人次:24475 收藏人次:3051141
3.家中未成年的僮僕。《列子.說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