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1.56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重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中的寶器。《孟子.梁惠王下》:「毀其宗廟,遷其重器。」《戰國策.趙策四》:「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2.重要人物。《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
3.天下。《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竊盜鼎司,傾覆重器。」
傾覆重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器,指國家貴重的寶器,如鼎等。傾覆重器指使國家滅亡。《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竊盜鼎司,傾覆重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價值高的。如:「重酬」、「重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具的總稱。如:「兵器」、「器具」、「武器」、「容器」、「器物」。
氣度、度量。如:「器量」、「小器」。
才能。如:「器重」、「器識」、「大器晚成」。
生物體中負責某種獨立機能的組織。如:「器官」、「呼吸器」、「生殖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持握、持有。《戰國策.趙策四》:「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傳國的寶器。相傳夏禹鑄九鼎以為傳受帝位的重器。《禮記.祭統》:「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上》:「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
百折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疾4>華尚朴,有百折不撓5>、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經藝傳記,周覽博涉;瑰琦在前,靡所不識。當世是以服重器6>,歸高名,州郡交請,待以訪斷。 〔注解〕 (1) 岐嶷︰形容小孩才智出眾、聰明特異。嶷,音ㄋ|ˋ。 (2) 總角:比喻童年。舊時未成年男女,編紮頭髮,形如兩角,稱為「總角」,故用以指未成年的男女。 (3) 初紳:剛任官職。紳,古代官員束在腰間的大帶。 (4) 疾:厭惡。 (5) 百折不撓:《藝文類聚》引作「有折而不撓」。 (6) 重器:國家的寶器。在此借指可貴的人才。
一言九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鼎,古代禮儀中的重器。九鼎,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以象九州。一言九鼎形容說話很有分量。《歧路燈》第五回:「李瞻岱來學中備了一分禮,央前任寅兄與我說:『二位老師,一言九鼎。』誰知婁昭不肯去也罷了,他還推到他哥身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歸還、退還。通「返」。《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
轆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一種利用槓桿和滑車所製成的汲水或舉重器具。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