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門下     
瀏覽人次:1646 收藏人次:0
1.拜某人為師,成為某人的弟子。《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周學監拿了他三張銀票,回去見了王總教,先探口氣,說他同鄉某人,怎樣仰慕,怎樣孝敬,要拜投門下的意思。」
2.投靠世族的食客。《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列傳》:「平原君門下聞之,半去平原君歸公子,天下士復往歸公子,公子傾平原君客。」《三國演義》第六回:「今錢糧缺少,洛陽富戶極多,可籍沒入官。但是袁紹等門下,殺其宗黨而抄其家貲,必得巨萬。」
3.職官名。南朝齊時,稱侍中為「門下」。
4.對人的敬稱。《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倘得門下做個盟主,可擇日便離開,沿途殺掠回去。」《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四出》:「門下其聲甚清,其韻又美。」
河汾門下     
瀏覽人次:564 收藏人次:0
隋代王通設教河、汾之間,受業者達千餘人,人才盛出,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靖、薛收等皆是,時稱「河汾門下」。後用以比喻名師門下傑出弟子眾多。
門下     
瀏覽人次:228 收藏人次:0
職官名。本為秦、漢時服務皇室的機構,晉時始名門下省,掌獻納諫正及司進御之職。於元朝始廢。因唐時一度更名為黃門省,且職掌樞要,故也稱為「黃門」。
門下     
瀏覽人次:172 收藏人次:0
門客、門生。宋.蘇軾〈范文正公文集敘〉:「若獲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於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之願也哉。」
    
瀏覽人次:17406 收藏人次:16471039
5.拆卸、除去。如:「下貨」。《儒林外史》第一六回:「過三日再不出,叫人來摘門下瓦。」
    
瀏覽人次:11253 收藏人次:24526973
建築物或車、船等的出入口。如:「大門」、「房門」、「車門」、「城門」。
形狀或功用像門的東西。如:「活門」、「水門」、「電門」。
家族、門第。如:「寒門」、「豪門」、「門當戶對」、「一門忠烈」。
要點、方法、關鍵。如:「竅門」、「不二法門」、「做事情要懂得門路。」
學派、派系。如:「師門」、「門派」、「佛門」、「孔門」。
種類。如:「分門別類」。
量詞:A>計算學科、技藝門類的單位。如:「一門功課」、「一門藝術」。B>計算大炮的單位。如:「三門大炮」。C>計算親戚家數的單位。如:「結了一門好親家」。
沆瀣一氣     
瀏覽人次:78949 收藏人次:5554718
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杜審權,大中十二年知舉,放盧處權。有戲之曰:「座主審權門生處權,可謂權不失權。」又乾符二年1>,崔沆2>放崔瀣3>,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注解〕
(1) 乾符二年:即唐僖宗乾符二年,西元875年。
(2) 崔沆:?∼西元881,唐博州人,字內融。崔鉉子。累遷中書舍人。僖宗時以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俄改中書侍郎,兼工部尚書。黃巢軍陷京師,匿張直方弟,被殺。沆,音ㄏㄤˋ。
(3) 崔瀣:唐朝人,生卒年不詳。瀣,音ㄒ|ㄝˋ。
敝帚自珍     
瀏覽人次:51938 收藏人次:3095275
據《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載,新莽敗亡之後,光武帝劉秀即位繼承漢朝天下,這時公孫述也在蜀自立為王,由於屢次招降不成,因此光武帝就派吳漢率軍攻打公孫述。光武帝十二年十一月,吳漢的軍隊攻到成都城門下。公孫述不敵,被刺傷,扶著車子退回軍營,當晚就過世了。隔天其手下部將即向吳漢投降,吳漢卻下令誅殺公孫述的妻子兒女,將他的首級傳送回洛陽,並且放縱士兵在城中燒殺虜掠。光武帝聽到這個消息,下詔譴責吳漢。當時吳漢的副將劉禹也對他說:「成都城裡的老弱婦孺數以萬計,一旦放任士兵縱火搶奪,後果將不堪設想,光是聽到就讓人鼻酸。在一般人家裡儘管是殘破不堪的掃帚,也會當作價值千金的寶物來珍惜!何況他們都是我大漢的子民...
釜底抽薪     
瀏覽人次:50748 收藏人次:3402943
《呂氏春秋》是戰國時代秦相呂不韋,召集門下食客完成的集體著作。共二十六卷,分十二紀、八覽、六論,有漢高誘注。其內容綜合九流百家,暢論天地人物,多主儒術,而參以道家、墨家之言,取材博賅,頗有功於古代史料的保存。亦稱為《呂覽》。在〈季春紀.盡數〉中提到,如果把沸騰的開水舀出來,再倒回鍋中,想要使其不再沸騰,這是無濟於事的,倒不如把鍋子底下的柴火撤掉,沒了熱源,開水自然也就不會沸騰了。後來「釜底抽薪」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比喻從源頭斷絕。
杯弓蛇影     
瀏覽人次:49453 收藏人次:3709970
>,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13>聽事14>,思惟良久,顧15>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16>侍徐扶輦載宣,於故處設酒,盃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懌17>,由是瘳18>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四三.樂廣列傳》。
(2) 郴:音ㄔㄣ。應郴,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劭之祖父。曾官至武陵太守。
(3) 汲令:汲縣縣令。東漢時,汲縣隸屬河內郡,今位在河南省境內。
(4) 夏至:古代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陽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此日,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5) 詣見:前往拜訪。詣,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