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8.00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飄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來往不定。如:「這批盜賊的行蹤飄忽,出沒無定。」東周戰國.宋玉〈風賦〉:「飄忽淜滂,激颺熛怒。」
2.迅捷、一瞥即逝。三國魏.曹植〈洛神賦〉:「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宋.蘇軾〈滿江紅.江漢西來〉詞:「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
飄忽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出沒不定。如:「他的行蹤飄忽不定,很難掌握。」
行蹤飄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往來行止不定。如:「老和尚雲遊天下,行蹤飄忽,很難聯絡。」《洪秀全演義》第二六回:「況洪軍遍地,聲東擊西,行蹤飄忽,故廬州有此警信,亦未可定,似此不用思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風吹動。如:「飄揚」、「飄動」。
隨風吹送。如:「飄香」。
飄零:A>木葉零落貌。如:「落葉飄零」。B>比喻身世不幸。如:「人生飄零」。
飄飄:A>風吹動的樣子。如:「旗正飄飄」。B>輕舉飛揚。如:「飄飄欲仙」、「仙樂飄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侮怠慢、不注意。如:「疏忽」、「忽視」、「忽略」、「輕忽」。
突然、意想不到。如:「忽然」、「忽隱忽現」。
雪泥鴻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是蘇軾給他弟弟蘇轍的一首詩。蘇軾回憶當年與弟弟曾到過澠池,借宿在一所寺廟內,他們曾在寺廟的牆壁上題詩,但如今廟裡的老和尚已經過世,題詩的牆壁也許也崩壞了。蘇軾在詩中寫著:人生的遭遇,就像飛雁踏過雪地留下的爪印一樣,是那麼偶然,鴻雁飛走後,沒有人知道牠的去向。蘇軾感慨自己一生漂泊,仕途不順,境遇就像鴻雁偶然在雪泥留下爪印一樣地飄忽不定,不由得感慨萬千。後來「雪泥鴻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往事所遺留的痕跡。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您這麼能言善辯,又能拿他怎樣呢!況且盜跖的為人,思想靈敏猶如噴湧的泉水,情緒變化起伏就像驟起的狂風,飄忽不定,力量強大可以抵抗敵人的攻擊,口齒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過失,順他的心意就高興,不順心就生氣,而且容易用話來侮辱人。您就不用去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文過飾非」這句成語,用來指掩飾過失、錯誤。
隨遇而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書以為記,於是乎書之。 〔注解〕 (1) 俯:低頭。 (2) 煙波:雲煙瀰漫的水面。形容浩渺飄忽的樣子。 (3) 寓:住處、居住的地方。 (4) 舟舫:船。舫,音ㄈㄤˇ,船的通稱。 (5) 馮夷得之以游大川:《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馮夷得之,以遊大川。」莊子認為「道」是超乎時空存在的實體,為宇宙萬事萬物的本源,雖無形而不可見,但若能掌握其本體,則可無入而不自得,故河神馮夷得以遍遊大川。馮夷,河神。 (6) 漁父語已緣葦而去:《莊子.漁父》之典。此篇描述孔子遇一漁父,漁父斥責孔子失了本真,事事違逆自然之道,陷溺於人為虛文而不自知。言畢便撐船循著蘆葦離去,...
空穴來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生哉?」宋玉對曰:「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飄忽淜滂,激颺熛怒。耾耾雷聲,迴穴錯迕。蹶石伐木,梢殺林莽。至其將衰也,被麗披離,衝孔動楗,眴煥粲爛,離散轉移。故其清涼雄風,則飄舉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宮。邸華葉而振氣,徘徊於桂椒之間,翱翔於激水之上,將擊芙蓉之精。獵蕙草,離秦衡。概新夷,被荑楊。迴穴衝陵,蕭條眾芳。然後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于羅帷,經于洞房。迺得為大王之風也。故其風中人狀,直憯悽惏慄,清涼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發明耳目,寧體便人。此所謂大王之雄風也。」王曰:「善哉論事!夫庶人之風,豈可聞乎?」宋玉對曰:「夫庶人之風,塕然...
苦心孤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苦心孤詣」的「苦心」,最早見於古詩十九首中的〈東城高且長〉:「〈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詩中的〈晨風〉見於《詩經》,是描述婦人思念丈夫久出不歸的詩。詩中「鴥(ㄩˋ)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句,婦人藉行蹤飄忽的晨風,仍然會回到樹林之中,反問遠行的夫君為何不肯回來,隱含了對現實生活的苦悶,有勞苦憂心的意思。屈復(西元1668∼1744?),清陝西蒲城人,字見心,號悔翁,晚號金粟道人。朝隆元年舉博學鴻詞,不就。沈德潛謂其不屈節,是有守之士。二十七歲出遊,行遍南北,自稱「七十有七齡,半百在行旅」。熟悉古今興亡之事,詩作多緬懷往事。著有《弱水集》。在〈論詩絕句〉中,屈復自述其創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