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6970 收藏人次:341017
動物名。鶇亞科。身體小,尾巴長,羽毛美麗,嘴短而尖,鳴聲悅耳。如藍歌、紅尾、短翅
    
瀏覽人次:2249 收藏人次:143272
八哥的別名。參見「八哥」條。
白尾     
瀏覽人次:1124 收藏人次:0
目錄1 白尾 Cinclidium leucura1.1 基本資料1.2 型態特徵1.3 生態習性1.4 面臨問題1.5 固守領域的白尾1.6 並不完全白尾的白尾1.7 關鍵字1.8 參考書目 白尾 Cinclidium leucura 基本資料分類:燕雀目,鶇科別名:紺鶲體長大小:身長十六公分...
栗背林(阿里山     
瀏覽人次:728 收藏人次:0
Tarsiger johnstoniae體長13公分。雄鳥頭部及背部為黑色,有明顯的白色眉線,頸部及胸部為栗紅色,腹部則棕褐色,雌鳥背部橄欖灰色,腹部則為淺黃褐色,眉線較不明顯。亞成鳥羽色似雌鳥。於亞洲東部之台灣,為特有種,出現於海拔1,650~3,550公尺山區。棲息森林邊緣及灌叢,單獨或成對出現,常在樹木底層、山壁或是路邊以跳躍的方式覓食。以昆蟲為主食。發出pi-pi-pi或ka-ka-ka的連續單音節叫聲。築巢於接近地面的灌叢或道路邊坡,每窩產4枚藍色的卵。鳥綱(Class Aves)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鶲科(Family Muscicapidae)
栗背林     
瀏覽人次:672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不同。雄鳥頭部、後頸和喉黑色,眉紋細長白色。上背經頸及肩羽至上胸有一橙紅色寬帶,體背石板黑色,腰橙紅色,尾上覆羽白色,尾羽黑色。翼暗褐色,各羽外緣欖灰色。下胸淡欖褐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雌鳥頭部和體背暗橄欖褐色,白眉較不明顯。頸至上胸無橙紅色帶,飛羽和尾羽黑褐色,外緣欖褐色。腹面淡欖黃色,喉和下腹較淡,尾下覆羽白色。喙黑色。跗蹠及趾褐色。
黃尾(北紅尾     
瀏覽人次:598 收藏人次:0
Phoenicurus auroreus長15公分,不同性別及雄鳥本身繁殖期及非繁殖期的羽色均不同。雄鳥於繁殖期頭頂至枕部灰色,前額、頰、喉及背為黑色,胸腹、腰及尾上覆羽橙色,翼黑色,內側飛羽基部白色而形成一塊大白斑,中央尾羽黑褐色,外側尾羽橙色。非繁殖期時頭頂及枕褐灰色,喉、背及上胸羽緣灰白色,雌鳥全身大致褐色,腰及尾同雄鳥,亦具翼斑。共2亞種,分布於亞洲,於西伯利亞、蒙古、南至西藏、中國繁殖,而於中國南部、台灣、日本及中南半島度冬。本種於各分布地多為候鳥。出現於森林邊緣、灌叢、果園等較開闊的環境,大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喜歡停棲於突出物或是孤立的枝頭上,常不停地擺動尾羽,主食昆蟲。繁殖期為5~8月,巢杯狀,築於離地約1.5公尺的樹洞中,每窩產3~4顆卵。鳥綱(Class Aves)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鶲科(Family Muscicapidae)
    
瀏覽人次:596 收藏人次:0
白腰鵲     
瀏覽人次:498 收藏人次:0
緋紅     
瀏覽人次:478 收藏人次:0
Petroica multicolor體長12~14公分,雄鳥背部黑色,前額有一白色區塊,翼上有斷箭狀的白色斑紋,喉部黑色,胸至腹部則為緋紅色,尾下覆羽白色,尾羽邊邊亦為白色,雌鳥則全身灰褐色,翼上及前額的白色斑塊較小,胸前為淡紅橙色,亞成鳥似雌鳥,但胸前無紅橙色。共16亞種,分布於澳洲的東南方、西南方、塔斯馬尼亞島及西南太平洋的小島,包括斐濟、所羅門群島及薩摩亞等。繁殖期活動於森林環境,冬季則至附近較開闊的環境,如果園、公園及高爾夫球場等,停棲於低矮的枝條,等待機會捕食昆蟲,繁殖期為8月至次年1月,巢為杯狀而邊緣凌亂不整,以青苔、樹皮及蜘蛛絲組成,內襯以毛髮及羽毛,築於離地1~3公尺的樹叉或樹洞中,每窩產3枚淡藍綠色的卵,上佈有藍灰色及褐色的區塊。鳥綱(Class Aves)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鶲科(Family Petroicidae)
藍尾     
瀏覽人次:47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互異。雄鳥背面包括兩翼內側覆羽均為灰藍色,而於頭頂兩側、翼上小覆羽及尾上覆羽等處特別鮮亮。大、中覆羽暗褐色,羽緣暗青藍色;飛羽暗褐色,初級和次級飛羽羽緣及三級飛羽外瓣為暗青藍色;中央尾羽黑褐帶藍色;外側尾羽暗褐色,外瓣帶藍色。眉斑白色,自眼後漸窄且淡;腹面腮、喉、胸、腹及尾下覆羽乳白色;胸側灰藍,兩脇有鮮明的栗橙色。雌鳥頭部上面、頸側、後頸至背、肩羽均為欖褐色,翼上飛羽、覆羽暗褐色,尾上覆羽灰藍色,尾羽與雄鳥同色,胸側無灰藍色。喙黑色。跗蹠及趾暗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