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切麵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qiē mi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ē miàn
解釋:
1.一種古代麵食。先將麵粉用絹篩篩過,再與調過的肉汁揉和,拉成與筷子一樣粗細、每段約長一尺的麵條。然後浸在水裡拉長,再一條一條的放入鍋裡煮熟。見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九.切麵粥》。
2.用刀切成的麵條。先將麵粉揉成麵團,用擀麵杖擀成薄片摺疊起來,再用刀切成一條條細長的麵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切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