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恨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ㄧㄣㄓㄨㄥㄏㄨㄞˊㄩㄢˋㄖㄨˊ:「ㄏㄣˋㄧˋ」、「ㄔㄡˊㄏㄣˋ」、「ㄏㄣˋㄖㄨˋㄍㄨˇ」。
  2. ㄏㄢˋㄕˋㄖㄨˊ:「ㄧˊㄏㄣˋ」、「ㄅㄠˋㄏㄣˋㄦˊㄓㄨㄥ」、「ㄗˋㄍㄨˇㄉㄨㄛㄑㄧㄥˊㄎㄨㄥㄩˊㄏㄣˋ」。
  3. ㄏㄡˋㄏㄨㄟˇㄖㄨˊ:「ㄏㄨㄟˇㄏㄣˋㄨㄢˋㄈ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恨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èn
解釋:
  1. 怨恨、仇視。
    【例】怨恨、憎恨
  2. 遺憾、不如意的事。
    【例】遺恨、含恨而終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èn
解釋:
[名]
遺憾、悔恨的事。如:「記恨」、「飲恨而終」。《荀子.成相》:「不知戒,後必有恨。」唐.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動]
怨、仇視。如:「怨恨」、「憎恨」。《荀子.堯問》:「處官久者士妒之,祿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唐.李白〈怨情〉詩:「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ū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仇視、討厭、怨。
  2. [[名] ] 遺憾之事、可恨之事。
音讀: hīn/hū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解釋: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