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6.15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楚莊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國國君。(?~西元前591)名侶。有雄才,任伍舉、蘇從,勵精圖治,國勢大張,滅庸克宋,伐陳圍鄭,與晉爭霸。觀兵於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師,莊王問周鼎之大小輕重,隱有圖周之志。為春秋五霸之一,在位二十三年,諡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主,或一種爵位。如:「王室」、「帝王」、「女王」、「國王」、「親王」、「王公大臣」。
群體的領袖。如:「蜂王」、「汽車大王」、「萬獸之王」。
技藝超群的人。如:「歌王」、「棋王」、「拳王」。
泛稱國家的。如:「王法」、「王師」。
姓。
統治。如:「王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白。如:「清楚」。
痛苦。如:「痛楚」、「苦楚」。
古國名。如:「楚國」。
楚楚:A>盛裝的樣子。如:「衣冠楚楚」。B>形容女子嬌弱的樣子。如:「楚楚可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田舍、村落。如:「田莊」、「農莊」、「村莊」、「李家莊」。
山裡或鄉下僻靜的別墅。如:「莊園民宿」、「陽明山莊」、「白雲山莊」。
嚴肅、敬重。如:「莊重」、「莊嚴」、「端莊」。
寬廣的道路。如:「康莊大道」。
規模較大或做大宗買賣的商號。如:「布莊」、「錢莊」。
賭局用語。賭局中的主持人稱為莊家,簡稱為莊。如:「連莊」、「輪流做莊」。
姓。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右各一。此指車輛。旆,音ㄆㄟˋ,指軍旗。 (4) 伍參:春秋時楚國人,伍奢之父,生卒年不詳。為楚莊王所寵幸之臣。 (5) 晉: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及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6) 先縠: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又稱原縠,因食采於彘,故又稱彘子。縠,音ㄏㄨˊ。 (7) 剛愎:固執己見,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愎,音ㄅ|ˋ,任性、固執。 (8) 君而逃臣:楚莊王為君,晉師統帥為臣,君畏臣而逃。 (9) 社稷:本指土神和穀神,因社稷為帝王所祭拜,後用來泛稱國家。 (10) 病:以此為憂,為其所困。 (11) 次:駐紮。...
爾虞我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莊王率領大軍攻打宋國,包圍宋國的都城。雙方相持了幾個月,楚國一直無法攻下宋國。宋國城內糧食的供應也將近匱乏,又聽說楚國將要在宋國內建造房屋,打算長期屯兵,因此宋國人民都非常害怕。宋國因此派大夫華元進入楚營,請求退兵。華元在一天夜裡來到楚軍統帥子反的營帳中,威脅說:「我們宋國現在的情況,已經到了交換孩子來充飢,拿死人骨頭當柴火來煮飯的地步了,儘管如此,我們寧願戰死,也絕不接受城下之盟。如果楚國能退兵三十里,那宋國對於楚國將會唯命是聽。」子反聽了也很驚恐,只好和宋國簽訂盟約,同意退兵三十里。宋國和楚國因此講和,並以華元為人質,盟約中明白地寫著:「我不欺騙你,你不必對我猜忌。」說明兩國必須...
劍及履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莊王急於為大夫申舟報仇,一直到前院,僕人才追上他並送上鞋子,追到了寢門外,才送上佩劍。形容人行動果決、快速,而不拖泥帶水。[例]既然已經計劃好了,就要劍及履及,趕快去做。
退避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也,其將由晉公子乎?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乃送諸秦。 〔注解〕 (1) 楚子饗之:楚莊王以酒宴款待晉國公子重耳。楚子,指楚莊王(?∼西元前591),春秋時楚國國君,名侶。有雄才,任用伍舉、蘇從,勵精圖治,國勢大張,滅庸克宋,伐陳圍鄭,與晉爭霸,為春秋五霸之一。在位二十三年,諡莊。饗,音ㄒ|ㄤˇ,以盛宴款待賓客。 (2) 反:通「返」,回到。 (3) 不穀:不善,古代君侯自謙之詞。 (4) 羽毛齒革:珍禽異獸的鳥羽、獸毛、象牙和皮革。 (5) 波及:澤及、影響到。 (6) 靈:威靈。 (7) 治兵:出兵,指開啟戰端。 (8) 辟君三舍:避開楚軍,後退九十里。辟,音...
一鳴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韓非子.喻老》載,春秋時楚莊王雖然已經即位三年,但是卻看不到他積極處理國事,因此大臣們都非常擔憂。有一天右司馬打了個比方對莊王說:「有一隻大鳥,棲息在南面的山丘上,三年之中,不但沒有拍動翅膀,甚至不飛也不叫,靜得連一點聲音都沒有,這是什麼鳥啊?」楚莊王說:「那可不是隻平凡的鳥,他雖然不飛,要飛一定沖上高空;目前雖然沒叫,要叫一定震驚天下,你寬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過了半年,楚莊王親自處理政事,對於不合理的事項加以廢除,另外又制定出法令規章,同時誅殺了五個大臣,提拔六個處士,把楚國治理得非常強盛,而楚莊王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一鳴驚人」,用來比喻平時沒沒無聞,突然有驚人...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國家有了好多位君主,我真不知該聽從誰的命令才好!」典源又見《左傳.宣公十二年》。言楚國與晉國交戰,楚莊王見到晉軍聲勢浩大,本想退兵,但是臣子伍參力主迎戰,並分析敵情說:「晉國的執政者是新上任的,不能發布號令。他的副手先縠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晉軍的三個統帥無法專權行事,想聽命又沒有上司下令,如此一來,大軍該聽誰的命令才好呢?所以這次戰役,晉軍必敗。」「無所適從」在此亦為不知聽從誰才好的意思。後來「無所適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多用來比喻處理一件事卻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