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3.1635 ms
您是否想查詢 入破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外面進到裡面。與「出」相對。如:「入口」、「出入」、「入境」、「入場」、「引狼入室」。
參加。如:「入學」、「入會」、「入股」、「入伍」。
收進、所得。如:「收入」、「入帳」、「量入為出」、「入不敷出」。
到、達。如:「入夜」、「入夏」、「入冬」。
落。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合乎。如:「入時」、「入流」、「入情入理」。
沉溺、深陷。如:「入迷」、「入神」、「走火入魔」。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月」、「屋」、「質」、「覺」等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如:「農田」、「稻田」、「水田」、「菜田」。
打獵。如:「田獵」。
蘊藏資源的地帶。如:「鹽田」、「油田」、「煤田」。
田田:蓮葉鮮碧的樣子。如:「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田賽:體育競賽中,以距離遠近高低作競爭項目,如跳高、跳遠、推鉛球、鍊球等項目的運動比賽。如:「田賽項目是這次運動會的重頭戲!」
田地:A>種植農作物的土地。B>地步。如:「你怎麼會淪落到這種田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奔馳、跳躍。如:「萬馬奔騰」、「舉國歡騰」。《明史.卷三○九.流賊傳.李自成傳》:「有一馬儳行列者斬之,馬騰入田苗者斬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割草。《說文解字.艸部》:「芻,刈艸也。」《左傳.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不樵樹,不采蓺。」
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稻草等植物的莖稈。《廣韻.上聲.皓韻》:「稿,禾稈。」《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願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為禽獸食。」
置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購置產業,如買入田地、房屋等。
嘉南大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山海,省識田多疊疊愁。並非所有人都對大圳持樂觀看法,臺南鄉親蘇東岳便寫下這首〈觀嘉南大圳有感〉。水入田頭漲綠波,三年輪作慶嘉禾。潺潺不盡先民血,厚澤偏貽此日多。嘉義鄉親賴惠川倒抱持肯定態度,相信建成之後豐收之日便將來臨。國民黨政府來臺後,國民黨大老兼詩人賈景德做詩讚嘆嘉南大圳的益處:八田與一技術優,殫精竭慮前箸籌。 掘在及泉水管佈,鑿空懸瀑煙雲稠。 防潮排水定輸灌,一變沙鹼為良疇。 胼手胝足不知苦,餐風宿露無時休。 不須深淘更低築,高霸功與都江侔。(註4)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
芻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牲畜吃草。《左傳.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秋,魏鎮西將軍鍾會征蜀,至漢川,祭亮之廟,令軍士不得於亮墓所左右芻牧樵採。」
火耕水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江南一帶的耕種方式。先將雜草燒去,然後引水灌溉,種植水稻,待雜草與稻長至七、八寸高時,全部芟除雜草,再灌水入田,草死而稻長。見《史記.卷三○.平準書》。也稱為「火耕流種」、「火耕水種」。
村夫野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一般的鄉民百姓。明.焦竑《玉堂叢語.卷一.行誼》:「周文襄公忱巡撫江南時,嘗去騶從入田野間,與村夫野老相語,問疾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