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漉糊糜 - 教育百科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o̍k-kôo-muê/lo̍k-kôo-bê
解釋:
  1. [名詞 ] 爛泥。稀爛的軟泥。又稱為「漉糊仔糜」。
    例如: 落大雨了後,田塗攏變漉糊糜。
    Lo̍h tuā-hōo liáu-āu, tshân-thôo lóng piàn lo̍k-kôo-muê.
    (下大雨之後,田土都變爛泥。)
又唸作: (漉糊糜, lo̍k-kôo-muâi)
異用字: 路糊糜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漉糊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漉糊糜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