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1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快速考服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快速考服務是針對快速考問題(Ready Reference Question),利用相關資源,迅速提供讀者簡要、事實性的資料的一項服務。基本上,它是雙向溝通的過程,不論詢問者的目的是知識性、教育性或娛樂性,其主要功能在於以最短的時間,協助讀者獲取所需的具體答案,以便有效利用各類資料,從事學習或研究。
  快速考服務係以解答讀者事實型的問題為重點,這類問題在一般圖書館所有考問題中,至少占有1/3的比例。舉凡生活常識、統計數字、事物典故、歷史事件、地理位置等問題均屬之。考館員解答這些問題時,僅需查檢一、二種資料,通常在數分鐘內即可查得確切的答案。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讀者常因...
毛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綠灌木。全株密被白色絨毛。1回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15~19,略革質,倒卵形,長2﹒5~5cm,寬1~2cm,基部近圓形,先端鈍或圓形,兩面被白色絨毛,全緣。花兩性,總狀花序,頂生;花冠蝶形,鮮黃色,被絨毛。莢果念珠狀,下垂,密被絨毛。
棘輻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紅鞋、紅,英名Brownfish Sea Cucumber, Deep Water Redfish, Baked potato sea cucumber。身體粗胖堅硬,略呈紡錘形,體長大都在10至15公分間,最大可達35公分,寬約5至8公分。體表呈灰棕色、黃褐色至褐色,背上密生許多尖錐形的小疣足,排列無規則,疣足之間有黑色細紋,且常裹著一層細沙。腹面平坦,形似足底,管足發達,排列成3縱帶。口部大,偏於腹面,觸手呈盾狀,共有20隻。肛門略偏於背面,具有5顆鈣質的肛門齒。體壁內的骨片主要是微小的花紋樣體和具有分枝的桿狀體,但兩者的形狀和變化都很多,並且常有許多中間形式。另外還有一種分歧2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意見請求(RFC)文件的次序列文件,它並非技術標準文件或描述通信協定的文件,而是用以傳遞和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協定(TCP/IP)或網際網路相關的一般性資訊。【意見請求】(request for comments; RFC)。
數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軟體通用化的一種技術。將各種可能影響軟體的因素(如作業方式、利率和稅率等環境變數)以數表示,待軟體建置於一給定的環境時,再依該環境的實際需求填選數,即可成為適合該環境的軟體。
糙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光,英名Warty sea cucumber, Durian sea cucumber。身體長大多在20公分左右,直徑約5至7公分,最大可達50公分,橫切面略呈方形,體表呈黃綠色、褐色至棕色雜斑,有約略排成4縱列的肉刺狀疣足,疣足上有3至4圈褐色的細環,尖端有黑色的刺。肉刺間呈黃褐色,且由深褐色周邊劃分為不規則小斑塊。腹部偏平,腹部兩側突出。管足集中於腹面,排成3縱列,中間一列較寬大。口偏於腹面,觸手呈盾狀,共有20隻。
改革團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革團隊與(Team involved in the reform)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考資料 定義學校社會工作的實施模式有學校變遷模式的發展,雖然那是在因應1950、60年代美國校園失功能的後果,但是1970年代生態觀點被應用到學校社會工作,以及美國教育改革的推動,特別是2002年的「國民教育法」修正,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不讓任何孩子落後」法案的通過,全面性校園改革成為提升學童學習成就的一環。教育決策下放,從學區中心到學校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劾官吏的失職。《醒世恆言.卷一九.白玉孃忍苦成夫》:「後來張萬戶貪婪太過,被人劾,全家抄沒。」《紅樓夢》第一○一回:「第二件蘇州刺史李孝一本,劾縱放家奴,倚勢凌辱軍民,以致因姦不遂,殺死節婦一家人命三口事。」
照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照性(referencing)是指教育測驗分數可以考什麼樣的效標(criteria)來進行解釋的特性。一般說來,最常當作解釋教育測驗分數意義的效標有二種:(1)團體測驗分數的平均數,即所謂的常模(norm);(2)教師自訂的標準,即精熟標準(standard of mastery)。   當我們想要解釋某位學生在某教育測驗上的得分意義時,考常模(即團體測驗分數的平均數)可以幫助我們:(1)解釋個別學生得分在團體樣本中所占的相對地位;(2)直接比較個別學生在不同測驗上的得分意義。根據這項標準來解釋教育測驗分數意義的方式,即為常模照測驗(norm-referenced test,NR...
余民寧(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二版)。台北:心理。
衝突照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照團體一詞,最初是由美國學者海曼(H.H. Hyman)於一九四二年所提出,用以說明個體與某一特定團體的比較,從而認識本身社會地位、決定自己行為態度的方式。每一個人都會在客觀上「與」某些團體,在主觀上「嚮往」某些團體,前者為個人的所屬團體,後者為個人的照團體。兩者之間,可能是相同的團體,也可能是相異的團體,可能相互重疊,相互轉化,也有可能分立併存,彼此衝突。
  目前照團體的概念,泛指個體用以觀照、評鑑、比較及導引自己言行舉止的團體,是個人言行、態度、習慣、信仰、價值觀念等的來源及基礎。所以照團體一方面具有比較的功能,一方面又具有規範的功能,是個人社會化的重要途徑。一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