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連續頻譜的音,在八音階頻帶之各頻率有相同的功率,稱為白音,各中心頻率所對應之音壓位準均相同。由電子儀器製造出來的聲音,包含許多不同頻率聲音的組合,為電子在導體或半導體中混亂移動所引起的電磁干擾。因其電能完全分布於整個頻率光譜,故可用以測試放大器或揚聲器的頻率反應。白音又稱白雜訊音,是所有可聽聲音的組合。
音定規曲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定規曲線(NC曲線)或稱音基準曲線,為美國廣泛用於評估現有音問題,及達成規劃背景音目標之評估指標。在音控制實務,尚須能控制至符合NC曲線之背景音為準。例如建築規範要求音不得超過NC-20標準曲線,則代表該場所音在八音階頻帶之每一頻帶音壓位準,不得超過圖中NC-20曲線上的音壓位準。另對一音實施NC評估時,係以該音在NC圖中各頻帶音壓位準所得NC數值中最高者代表之。
台灣眉(金翼白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介: 金翼白眉為臺灣特有種,牠普遍棲於海拔2300~3950公尺森林底層之草業水和灌叢中,以果實和昆蟲為食物,繁殖期在6月至8月間,每窩3~5個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吵鬧。《西遊記》第九回:「夢見枯木開花,屋後喜鵲頻頻喧。」《初刻拍案驚奇》卷五:「百鳥喧,彌天而來。」
變動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變化呈不規則且起伏相當大時,稱之為變動性音,一般道路交通音多屬變動性音。此類音在測定時除了注意測定點之選擇外,對於測定之音數據,應依均能音量(Leq)之求法及時間率音壓位準(Ln)之求法計算。
音音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二十紀中興起的一種新音樂。利用機械演奏裝置,結合電子錄音技術,將傳統不被認為是音樂的聲音當作表現的媒介。有人以為這種音樂表現了高科技社會不安變動、晦暗心靈的一面。
脈衝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音達到最大振幅所需時間小於0.035秒,且由尖峰值往下降低20 dB所需時間小於0.5秒者稱之。若有多次脈衝性音,則其二次衝擊間隔不得少於1秒,否則視為連續性音。脈衝性音測定包括:(1)以特定脈衝性音作為測定對象,(2)含有脈衝音在內之環境音做為測定對象等,二種情形各有不同之測定方法。
台灣眉(玉山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arrulax morrisonianus
長28公分,雌雄鳥體色相同,全身大致黃綠褐色,尾長。頭頂灰橄欖色,有黑色鱗斑,飛羽鼠灰色,羽緣金黃色,尾羽鼠灰色,外側基部金黃色,臉部有白色眉線及顎紋,為重要的辨識特徵。
分布於亞洲東部之台灣,為特有種,分布海拔約2,000~3,500公尺。
單獨或小群於高山森林底眉、灌木叢或是路面活動,冬季會降遷。以果實及昆蟲為主食。對人類活動適應,會在垃圾堆中翻找食物甚至向人乞討。繁殖期3~7月,雄鳥常站在樹木中上層鳴唱,雌雄鳴聲不盡相同,且叫聲多變複雜,巢為碗狀,築於灌叢或箭竹上,每窩產2顆卵,本種為普遍留鳥。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畫眉科(Family Timill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udynamys scolopcea
體長39~46公分。亞種間羽色變化很大。雄鳥羽色從全身黑色到褐色有白斑。母鳥羽色澤大致為體上棕色有白斑,體下白底有褐色斑紋。喙基部黃色,末端黑色。腳黑色。
共13亞種,分布於亞洲南部之印度、東南部到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及澳洲東部和北部。
棲地形態為森林,偏好會結果實的樹木。繁殖期的時候,常常可以聽到響亮的鳴叫。雄鳥會發出像 “ko-el”的響亮哨音,而雌鳥會回應刺耳的短哨音。行托卵寄生,不同地區托卵的對象不同,在印度,托卵的對象主要是鴉科鳥類,在澳洲,對象則是較大型的蜂虎和黃鸝。鵑幼鳥會吃掉寄主大部分的食物,使得其他幼鳥餓死,或是將其他幼鳥推出巢外。成鳥在樹冠層覓食樹木的果實,也常常到人類的花園或是農場中吃食耕作的果實。
鳥綱(Class Aves)
鵑形目 (Order Cuculiformes)
杜鵑科(Family Cuculidae)
音的遮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吾人可以利用聲音的遮蔽效應特性來遮蔽音,除了改善音的影響外,也可利用遮蔽效應以達到某些場所所要求的談話隱蔽性。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