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曹雪芹所著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字宮裁,別號稻香老農。原籍金陵,嫁與早夭的賈珠為妻。青春守寡,默默撫養賈蘭長大成人。其性格樸實厚道,凡事不斤斤計較,頗受眾人敬重,與王熙鳳的潑辣精幹形成對比。
膏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繁華奢侈。《紅樓夢》第五六回:「『從那日我纔知道,一個荷葉,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錢的。』寶釵笑道:『真真膏粱綺之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絹、細綾。代指婦女。唐.元稹《鶯鶯傳》:「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時綺閑居,曾莫流盼。不為當年,終有所蔽。」
綺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年。《隋書.卷五七.盧思道傳》:「綺之年,伏膺教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潔白如冰的細絹。南朝宋.范曄〈宦者傳論〉:「冰霧縠之積,盈牣珍藏。」南朝梁.劉孝標〈辯命論〉:「夫食稻粱,進芻豢,衣狐貉,襲冰,觀窈眇之奇舞,聽雲和之琴瑟,此生人之所急,非有求而為也。」
錦上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紅樓夢》第四九回:「李穿一件青哆囉呢對襟褂子,薛寶釵穿一件蓮青斗紋錦上添花洋線番羓絲的鶴氅。」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槁木,乾枯的木頭。死灰,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槁木死灰」本指道家忘卻形體,追求清虛寂靜的境界。據《莊子.齊物論》所載,戰國人顏成子游因為看見老師南郭子綦倚靠几案坐著,仰望天空緩緩吐氣,好像精神離開了形體一樣,於是問:「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意思是:形體可以像枯木般靜立不動,而精神也可以像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一樣嗎?南郭子綦回答說這是因為他已經忘掉自己的形體,進而達到對外物無動於衷,物我兩忘的境界的緣故。後來「槁木死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如《紅樓夢》第四回:「這李雖青春喪偶,且居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聞無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衣服的花邊。《戰國策.齊策四》:「下宮糅羅,曳綺縠,而士不得以為緣。」《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紀》:「常衣大練,裙不加緣。」
蕙質蘭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女子芳潔的心地、高雅的品德。宋.柳永〈離別難.花謝水流倏忽〉詞:「有天然蕙質蘭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也作「蕙心蘭質」、「蕙心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質地輕軟的絲織品。如:「綾羅綢緞」。《戰國策.齊策四》:「下宮糅羅,曳綺縠,而士不得以為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