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3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佛洛依德(Freud)的人格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oral-receptive substage):由吃和將東西置於口中而獲得滿足。若提早斷奶或未食母乳,則可能留下許多後遺症,造成不良影響例如酗酒、嗜煙、咬指甲、暴食。2.口慾攻擊期(oral-aggressive substage):喜歡咬及嚼東西,發展不良則傾向憤世嫉俗、冷酷,喜好痛斥、諷刺、與人爭辯(2)肛門期(anal stage):發生於2-4歲。性感區發展至大腸與肛門,幼兒透過大小便消除排泄時緊張的刺激快感,以獲得滿足。此時期重要關鍵是父母訓練幼兒衛生習慣,管制過嚴則留下不良影響,幼兒以「保護」及「驅逐...
黔驢技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前貴州沒有驢子,有人從外地帶來一頭驢,放在山下養。一隻老虎看牠的外表長得很大,起初以為是神,害怕而不敢接近。後來看到這隻驢子除了大聲叫,就只會踢,再也沒有別的本領,就撲上去將牠咬死了。典出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後用以比喻人拙劣的技能已經使完,而終至露出虛弱的本質。如:「他學藝不精,上臺唱沒兩首歌,就黔驢技窮了。」
朝三暮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猴子時,早晨給三升橡樹果實,晚上給四升,但亦可改變為「朝四暮三」。本為養猴人詐騙猴子的故事。典出《莊子.齊物論》。原用以比喻只變名目,不改實質。後用「朝三暮四」比喻人心意不定、反覆無常。亦可用於比喻事物變化無定。 △「反覆無常」、「出爾反爾」、「朝秦暮楚」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國語.吳語》載,春秋時,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之後,又出兵北征,想壓制國力最強的晉國,以成為霸主。越王句踐便趁機帶兵攻擊吳國,以報亡國之恨。吳王聽到這個消息,趕快召集大臣商量對策。王孫雒認為應該儘快爭取到霸主地位再回國,以鼓舞民心。吳王同意王孫雒的看法。當晚,軍士都先吃飽,馬匹也足糧草。到了半夜,士兵們穿好盔甲,拿起武器,勒住馬舌,也不點燈,只用煮飯剩餘的灶火照明。然後就擺開陣勢,以一百人為一行,形成百行共約一萬人的方陣。共有左軍、中軍、右軍三個方陣,合計約三萬人的陣勢。中軍的士兵一律穿白衣、白盔甲,拿白旗,使用白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好像一片白色的花;左軍的士兵則一律穿紅衣、紅盔甲,拿紅...
結草銜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現鴟梟攻擊一隻黃雀,結果黃雀受傷墜落在樹下,全身爬滿螻蟻,楊寶將黃雀帶回家放在巾箱中救治,以黃花食,百來天後黃傷癒,就飛走了。夜裡楊寶夢見一個黃衣童子,說他是西王母的使者,為了感謝楊寶救命之恩銜來四只白玉環送給他,希望楊寶的後世子孫品德清白如玉,位極三公。而「結草銜環」又有『生當銜環,死當結草』的說法,認為「銜環」是活著報恩,「結草」是指死後報恩。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結草銜環」,用來比喻至死不忘感恩圖報。如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小人斗膽,敢問老爹奶奶一個名姓也,等小人日後結草銜環,做個報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培植或飼。[例]養蘭、養雞、飼養
豢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養、飼養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德宗的年號(西元785∼805)。 (3) 廡:音ㄨˇ,廳堂兩側的廂房。 (4) 秣馬濯足:馬洗腳。秣,音ㄇㄛˋ。濯,音ㄓㄨㄛˊ。 (5) 愈:同「癒」,病好。 (6) 奉事:服侍、伺候。 (7) 南柯:郡名。 (8) 有司: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9) 箱奩:衣箱和小匣子。指各式大小箱子。奩,音ㄌ|ㄢˊ,盛裝婦女梳妝用品的匣子。 (10) 廣衢:四通八達,寬廣的大路。 (11) 大榜:張貼在公共場所的通告。 (12) 朱軒棨戶:紅屋和前導儀仗,比喻高樓、華屋。棨,音ㄑ|ˇ。 (13) 周、田:指周弁及田子華二人。 (14) 錫爵位:賜給爵位。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通「」。如:「喂魚」、「喂豬」。
厲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磨利兵器,飽馬匹。指完成作戰準備。《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明史.卷二七六.沈宸荃傳》:「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厲兵秣馬,以報國讎。」也作「秣馬利兵」、「秣馬厲兵」、「厲兵粟馬」、「勵兵秣馬」、「礪兵秣馬」、「礪戈秣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